六年踪迹未曾停,冒走风尘每见星。
按节敢辞滩路恶,看山直入灌阳青。
竹篱茅舍千门月,石径溪桥几处亭。
但得客身长是健,瘴乡虽久不妨经。
六年踪迹未曾停,冒走风尘每见星。
按节敢辞滩路恶,看山直入灌阳青。
竹篱茅舍千门月,石径溪桥几处亭。
但得客身长是健,瘴乡虽久不妨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崇德在灌阳的居住体验与心境。首联“六年踪迹未曾停,冒走风尘每见星”展现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六年的漂泊生活,即使面对风尘仆仆的艰辛,也未曾停下脚步,每晚抬头望见的星辰,似乎成为了他孤独旅程中的唯一伴侣。
颔联“按节敢辞滩路恶,看山直入灌阳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他不畏惧滩路的恶劣,勇敢地前行,直入灌阳的青山之中,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颈联“竹篱茅舍千门月,石径溪桥几处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竹篱围绕的茅舍,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馨,蜿蜒的石径与溪边的小桥,点缀着几座亭子,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尾联“但得客身长是健,瘴乡虽久不妨经”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尽管身处瘴气弥漫的地区,但他坚信只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能从容面对长时间的居住,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
山上山下翠云接,一山上下飞蝴蝶。
经年青草长如人,此处蝴蝶大如箑。
上山一路何茫茫,蛮雨瘴烟停落叶。
披襟恰当天风来,纵目惊看海浪叠。
春风吹暖秋风凉,春草茁绿秋草黄。
四山响应叫鹧鸪,一天云暗啼寒螀。
行人踽踽行不得,千里縻芜渺斜阳。
吁嗟乎,莫为远志为小草,寸心报答春晖长。
天姥出东南,崔嵬云霄隔。
地逐形胜高,不见云影坼。
上有洪崖井,峰前许仙宅。
逍遥登绝巅,来往仙人迹。
或驭青牛骑,或控飞鹤白。
朱霞散九光,珊珊颜瘦瘠。
三素乘之下,六铢衣九襞。
杉松郁虬龙,双仙坐危石。
仙童三四人,环观相对弈。
楸枰玉指分,轻敲金韵掷。
飧以百炼丹,啖以青田核。
斯须闻玉笙,山阳铁笛作。
挥手忽停之,相看棋忘著。
五峰何屴岧,灵草生根萼。
但有青鼯啼,长林孤月落。
山中局未终,人间几犹柞。
千载倘归来,不复知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