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已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
凡此无非励臣节,监兹可不慎君纲。
象斯睹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
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纪文已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
凡此无非励臣节,监兹可不慎君纲。
象斯睹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
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为纪念明朝抗清名臣史可法所作,表达了对史可法忠诚节操的高度赞扬和对后世君主的警示。首句“纪文已识一篇笃”可能指的是史可法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其人品深得认可;“予谥仍留两字芳”则指史可法死后得到的美谥,彰显了他的美德。接下来,“凡此无非励臣节”强调了史可法作为臣子的典范,激励后世忠贞之士;“监兹可不慎君纲”则是告诫当今和未来的君王要以史为鉴,谨守君主之道。
“象斯睹矣牍斯抚”意为通过史书可以观察到他的形象,表达对史可法精神的追思;“月与霁而风与光”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史可法的品德如明月皓洁,风范照人。最后,“井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总结全诗,将史可法的忠诚事迹永久镌刻在历史篇章中,成为扬州(维扬)地区的永恒荣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教于诗的佳作,既是对史可法的深情缅怀,也是对后世的道德训诫。
白玉磋成,香罗捻就,为谁特地团团。
羡司花神女,有此清闲。
疑是弓靴蹴鞠,刚一踢、误挂花间。
方信道,酴醾失色,玉蕊无颜。凭阑。
几回淡月,怪天上冰轮,移下尘寰。
奈堪同玉手,难插云鬟。
人道转官球也,春去也,欲转何官。
聊寄与、诗人案头,冰雪相看。
君当学君家君子儒,西河之上可以老,诸侯端拜为师模。
君莫学君家老中郎,河南田畜岂不好,上林要牧天子羊。
祇今乐莫如耕乐,悔我从初不曾学。
作劳自可操豚蹄,旧读何妨挂牛角。
慎勿思成汤聘币起幡然,伊尹当年已大错。
龙兮龙兮何时兴,云行雨施天下平。
湫兮湫兮龙之据,龙今去兮留空名。
苍松倒影肖鳞角,根盘石壁徒崚峥。
当时旱魃为暴虐,苗禾焦卷皆枯茎。
嗷嗷下民发虔祷,嗟尔无神扬威灵。
予今歌罢龙冈曲,翻令两腋清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