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阿几》
《阿几》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小儿名阿几,眉目颇疏明。

日来书案傍,学我读书声。

男儿事业多,何必学读书。

自古奇男子,往往羞为儒。

阿几笑谓爷,薄云无密雨。

看爷饥寒姿,儿岂合贵富。

翁家破箧中,惟有书与史。

教儿不读书,更欲作何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
sòng / zhānglěi

xiǎoérmíngāméishūmíng

láishūànbàngxuéshūshēng

nánérshìduōxuéshū

nánwǎngwǎngxiūwèi

āxiàowèibáoyún

kànhán姿érguì

wēngjiāqièzhōngwéiyǒushūshǐ

jiàoérshūgèngzuòshì

注释
阿几:孩子的名字。
颇:相当, 很。
书案:书桌。
傍:旁边。
何必:何必一定要。
学读书:学习读书。
奇男子:非凡的人物。
羞:感到羞耻。
儒:读书人。
薄云:稀薄的云层。
密雨:密集的雨。
姿:状态。
儿岂:孩子怎么。
合:应当。
贵富:富贵。
翁家:父亲家。
破箧:破旧的箱子。
教儿:教导孩子。
更欲:反而想要。
作何事:做什么事情。
翻译
有个小孩名叫阿几,眉眼清秀明亮。
最近他常在书桌旁,模仿我读书的声音。
男子汉的事业繁多,何必只学读书这一项。
自古以来,杰出人物并不都以读书人自居。
阿几笑着对父亲说,薄云不会有密集的雨。
看到您生活的艰辛,我怎能只追求富贵。
在我们家中,破旧的箱子里只有书籍和历史书。
如果我不教他读书,那他还应该做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父亲正在教导小儿子阿几读书。开篇便用“眉目颇疏明”形容阿几天真烂漫,接着“日来书案傍,学我读书声”展示了阿几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模仿父亲阅读的声音。

然而,诗人随即转折,用“男儿事业多,何必学读书。自古奇男子,往往羞为儒”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教育观念,认为男子不应拘泥于书本知识,而应该发展自己的其他才能和抱负。

紧接着,“阿几笑谓爷,薄云无密雨”透露出孩子对未来成就的憧憬与期待。随后“看爷饥寒姿,儿岂合贵富”则表现了阿几对于父亲艰苦朴素生活状态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翁家破箧中,惟有书与史。教儿不读书,更欲作何事”通过对比家庭贫困(“破箧中”)与知识宝贵(“惟有书与史”),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于子女教育的渴望和期许。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更通过对话形式传达了对教育理念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