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八日梦中作闻雁诗》
《九月十八日梦中作闻雁诗》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何日离燕碛,来投江上洲。

高鸣云际夜,冷度雨中秋。

缯缴远须避,稻粱寒未收。

春风归翼便,容易一冬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shímèngzhōngzuòwényànshī
sòng / zhānglěi

yànláitóujiāngshàngzhōu

gāomíngyúnlěngzhōngqiū

zēngjiǎoyuǎndàoliánghánwèishōu

chūnfēngguī便biànróngdōngliú

注释
燕碛:燕子栖息的沙洲。
江上洲:江中的陆地或沙洲。
高鸣:大声鸣叫。
冷度:度过寒冷。
缯缴:丝制的射鸟工具。
稻粱:稻谷和谷物,代指食物。
归翼:归巢的翅膀。
容易:轻易,不费力。
翻译
何时能离开燕碛,来到江中的沙洲。
在夜晚的云端高声鸣叫,穿越秋雨的寒冷时光。
要远离猎人的丝网和箭矢,因为稻谷还未收割。
一旦春风归来,鸟儿便会振翅离去,轻易度过整个冬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心境。开篇两句"何日离燕碛,来投江上洲"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流浪他乡的感慨,以及寻求一处安身立命之地的渴望。"燕碛"通常指北方边塞的地理环境,而"江上洲"则是一个南方水乡的意象,通过这样的对比设置,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不稳定与对远方故土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高鸣云际夜,冷度雨中秋"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色。"高鸣云际夜"形象生动地传达了秋季的静谧与孤寂,而"冷度雨中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凉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苍凉。

"缯缴远须避,稻粱寒未收"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实际生活中的困顿。"缯缴"指的是丝绸等物资,而"稻粱"则是粮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关切,以及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仍然面临着生计的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春风归翼便,容易一冬留"通过对来年春风再度吹拂、鸟儿归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新生和温暖,而"易"字则传递了一种轻松自然的态度,这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生活困顿的反映,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它既有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对物质生活的担忧,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是一篇充满深意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步韵答章恂斋孝廉·其三

宠辱何曾有梦惊,塞翁得失最分明。

风帆卸早浑忘险,诗草刊迟怕近名。

斩尽葛藤寻退步,卧游山水寄遐情。

与君并作天随子,相约深林把臂行。

(0)

读淮阴侯传·其二

抗衡楚汉独成军,据有全齐集大勋。

早识相人当相背,汉初天下已三分。

(0)

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而荪湄去秋作古矣,怅赋此诗八首·其二

小别梁园二十年,归来情话两缠绵。

仲宣体弱吾原虑,不料伤秋在眼前。

(0)

纪某侍郎事

累代科名曜木天,一门群从尽神仙。

荐贤误认王安石,下狱几同司马迁。

还我头颅恩浩荡,怜他乔梓罪牵连。

长安怪道黄金贵,狱吏区区要四千。

(0)

阻风怀远县,遇鲍东甫同年之弟振元赴山西万全县任,作诗附寄

尘海惊心岁月迁,青衫小别又三年。

太行云气连天际,梁苑霜华刮耳边。

宦辙分驰同是客,风帆无定总由天。

吴中秋后莼鲈美,一笑归舟让我先。

(0)

甲午岁暮感事诗·其五

黎邱老魅惯施奸,壮士从来与抗颜。

背水韩军知死战,争功番将耻生还。

重轮激险飞如箭,浊浪排空立似山。

大败居然成小胜,班超何幸返阳关。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