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縠高张碧四垂,游丝欲下不能低。
斜阳却恐花成睡,只在天边未肯西。
浪縠高张碧四垂,游丝欲下不能低。
斜阳却恐花成睡,只在天边未肯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
首句“浪縠高张碧四垂”,以“浪縠”比喻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织物般铺展,而“碧四垂”则描绘了四周碧绿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宁静的氛围。这句诗通过视觉上的对比,既展现了水面的动态美,又突出了周围环境的静谧,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感。
次句“游丝欲下不能低”,将视线转向空中,游丝轻盈地在空中飘荡,仿佛想要触碰地面却又被某种力量阻止,不能轻易落下。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微妙的平衡与秩序。
第三句“斜阳却恐花成睡”,将视角转向夕阳与花朵之间,夕阳似乎对即将沉没的花朵心存怜悯,担心它们会因夜幕降临而进入梦乡。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最后一句“只在天边未肯西”,描述了夕阳虽已接近地平线,但仍在天边徘徊,不愿完全西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夕阳的美丽姿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引发人们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黄石山头雪未晴,黄石山前送客行。
天寒岁暮白日驶,北风猎猎吹冠缨。
看君殊少风尘色,击剑长歌双眼白。
少年曾慕五陵豪,老去犹为万里客。
只今蹑屩远行游,湖海茫茫路阻修。
举世何人重词赋,布衣无策干王侯。
山中萧条鲜所有,解衣衣君劝君酒。
平生肝胆向谁尽,但说邢公不离口。
邢公好士无与伦,千金散尽家苦贫。
此时无忌还留赵,何客冯驩可入秦。
君今又向犁丘去,马首残阳明远树。
山头望君酒欲醒,相思并在君行处。
新知且莫欢,生离且莫悲。
忧来无定端,愁思当语谁。
夙昔同衾裯,中心怅有违。
何况万馀里,欲以见容辉。
君行忽已久,岁月不相守。
浮云蔽中天,凉风吹户牖。
忧来不可宣,浩叹成疢首。
黾勉加餐食,素心良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