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
《早春》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0)
翻译
昨夜细雨已停歇,江南的春天又归来。
我本惊讶时光飞逝,又怕岁月催人老去。
人生短暂如千场醉,花儿却不能永远盛开。
怎能忍受在遥远的海边,十年来一直做异乡客。
注释
微雨:细雨。
歇:停止。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春色:春天的景色。
惊:惊讶。
时不住:时光飞逝。
还恐:又怕。
老相催:岁月催人老。
人好:人生美好。
千场醉:无数次的沉醉。
花无百日开:花儿不会永远开放。
岂堪:怎能忍受。
沧海畔:海边。
为客:做客,做异乡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微雨过后的春夜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中,“微雨”给大地带来了滋润,也为萧瑟的早春增添了一份生机,而“江南春色回”则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本惊时不住,還恐老相催"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年华增长的忧虑。"本惊"指的是过去的岁月,而“时不住”则是时间无法停留,“还恐老相催”表现出对年龄增长的担忧,仿佛时光在不断地推动着生命的脚步。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生短暂与自然景象的美好。"人好千场醉"意味着人间美好的时光应多多珍惜,而“花无百日开”则形象地表达出花朵盛开的时间有限,提醒人们要及时享受和珍视眼前的美好。

最后两句“岂堪沧海畔,為客十年来”中,“岂堪”意味着难以忍受,而“沧海畔”则是指遥远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异乡久居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特有景色,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时间和流逝的沉思。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政成机不扰,心惬宴忘疲。

去烛延高月,倾罍就小池。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0)

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新破毗昙义,相期卜夜论。

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

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

羞中含薄怒,颦里带馀娇。

醒后犹攘臂,归时更折腰。

狂夫自缨绝,眉势倩人描。

不愿石郎戴笠,难甘玉女披衣。

(0)

和周繇见嘲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

王谢初飞盖,姬姜尽下山。

缚鸡方角逐,射雉岂开颜。

乱翠移林色,狂红照座殷。

防梭齿虽在,乞帽鬓惭斑。

傥恕相如瘦,应容累骑还。

(0)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

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

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0)

玩新桃花

几叹红桃开未得,忽惊造化新装饰。

一种同沾荣盛时,偏荷清光借颜色。

(0)

桃源词二首·其二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纵令记得山川路,莫问当时州县名。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