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谁家院,凭来客梦家。
吟声振高阁,落得瓦松花。
寂寞谁家院,凭来客梦家。
吟声振高阁,落得瓦松花。
这首诗名为《空馆》,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寥寥数语,诗人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略带凄凉的场景。
首句“寂寞谁家院”,以“寂寞”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诗人隔绝开来,引人遐想这是一处无人问津的旧宅。接着,“凭来客梦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暗示着诗人或许曾有过归宿,但现在却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份温暖和归属感。这里,“客”字不仅指访客,也暗含了诗人自身作为异乡人的身份,强化了漂泊无依的主题。
“吟声振高阁”,诗人通过自己的吟诵,打破了空馆的寂静,使得原本沉闷的空间因声音的注入而显得生动起来。然而,这种打破寂静的努力并未带来持久的改变,反而在“落得瓦松花”一句中,以自然界的凋零景象收尾,暗示了即使短暂的生机也无法持久,最终一切仍归于寂静与空无。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漂泊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在寂静的空馆中,诗人的心境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