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臣贤日,勤政在恤民。
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
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
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
主圣臣贤日,勤政在恤民。
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
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
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
此诗《童丱须知·恤民篇》由宋代史浩所作,其内容深含治国理政之道,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关怀。
首句“主圣臣贤日”,开篇即点明了君主圣明、大臣贤能的治世景象,为后续论述奠定了基础。接着,“勤政在恤民”一句直接点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体恤百姓,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减轻百姓负担、公平合理征税的重要性。通过“息”和“均”的使用,强调了减少不必要的劳役和确保赋税分配的公正性,旨在让民众生活得以改善。
“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则表达了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治理,实现社会整体富裕的愿望,避免了贫富差距的加剧。这种思想超越了个人利益,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引用孟子的仁义之说,强调为官者应以仁义为先,不应贪图私利,而应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这不仅是对官员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准则的倡导。
综上所述,《童丱须知·恤民篇》不仅是一首关于治国理政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