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老乏妇,舍北舍南春已暮。
小麦渐渐大麦黄,缲车挂壁尘生釜。蚕老乏妇。
蚕老乏妇,舍北舍南春已暮。
小麦渐渐大麦黄,缲车挂壁尘生釜。蚕老乏妇。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中农村生活的场景,通过“蚕老乏妇”的主题,展现了农事与家庭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季末尾时节的农村景象。
首先,“蚕老乏妇,舍北舍南春已暮”两句,开篇即点明季节更迭,春光将逝,蚕事繁忙。春末时节,家家户户的养蚕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但妇女们却因劳作繁重而显得疲惫不堪。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反映了农村女性在农忙时节的辛勤劳作,体现了她们在家庭生产中的重要角色。
接着,“小麦渐渐大麦黄,缲车挂壁尘生釜”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另一面。小麦逐渐成熟,大麦也已金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然而,缲车闲置,尘土覆盖,暗示了农闲时节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农村社会经济状态的隐喻,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和农民生活的季节性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明代农村社会的生活风貌,特别是妇女在农事活动中的辛勤付出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定位。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赞美和对社会经济活动周期性的深刻理解。
来日大难,地耄天荒。花开不饮,叶堕空伤。
秦望三山,以临洪波。金棺之下,白骨峨峨。
富贵无常,霏云流霞。时移运谢,王侯布瓜。
人有美酒,天有良宵。何以为驩,打鼓吹箫。
畅适岂诞,沈冥不昏。客来笑歌,客去偃门。
世人无稽,盛言八公。起视茫茫,白云在空。
解组迅归棹,翛然抵家山。
兄弟喜无故,严亲乐高年。
未堪逼市栖,非徒比颜渊。
幸兹长川隈,负郭原上田。
经始结吾庐,树扉古陌间。
种菊成篱落,芙容照帘前。
初酿已可漉,厨炊发新烟。
但得豫亲色,华发任在颠。
心遥地与俱,松凫共閒閒。
俯仰终宇宙,劳生信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