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寄迹云门山,藤萝石磴任跻攀。
闭户著书人不识,狂歌对酒心常閒。
迩来为客长安道,落叶空庭秋不扫。
一夕思归寻旧盟,故园景物依然好。
殷勤为我理芸编,他日看君步芳草。
主人寄迹云门山,藤萝石磴任跻攀。
闭户著书人不识,狂歌对酒心常閒。
迩来为客长安道,落叶空庭秋不扫。
一夕思归寻旧盟,故园景物依然好。
殷勤为我理芸编,他日看君步芳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汪镗的明代诗人对友人詹生归乡的深情送别与怀念之情。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主人寄迹云门山,藤萝石磴任跻攀”,描绘了友人詹生在云门山隐居的生活状态,藤蔓覆盖的山路,暗示着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下来“闭户著书人不识,狂歌对酒心常閒”两句,通过对比闭门写作与狂歌对酒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詹生既追求内心的宁静,又不乏放纵与自由的一面,体现了其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迩来为客长安道,落叶空庭秋不扫”两句,转而描述了友人詹生离开云门山,踏上前往长安的道路,途中所见的落叶满地、秋风萧瑟的景象,既是对时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别后孤独与寂寞的感慨。最后,“一夕思归寻旧盟,故园景物依然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对故乡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殷勤为我理芸编,他日看君步芳草”则以对未来相聚的憧憬结束,预示着尽管此刻分离,但友情的纽带将永远维系,未来总有重逢之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沉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既有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自然美的融合。
自古名士纷如毛,多见博带裳衣褒。
如其可学不可逮,三满夫子皆儒豪。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方吾少时未识愧,引领日望声齐高。
穷吭折吻气力绝,始尽退伏非所曹。
近来笔砚思置去,新诗苟有亦自韬。
闲时屡索不肯出,若欲献贵贱厥操。
李君南来久有日,我始得见试捾搯。
忽逢诗挑欲我接,快句锐利磨矛刀。
要令口献近章句,若急敌迫不可逃。
颜赪舌涩不可吐,滞若乱绪强抽搔。
惟其自陈尚讷怍,况又听者宁不聱。
退归自与败者比,誓欲弃甲弓矢櫜。
新诗见投又须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拂拂春郊起绿烟,群农日日望丰年。
龙移海去遗天漏,蚓得泥深乐地穿。
忆酒有心吞俗价,伤春无语寄哀弦。
无田却作无忧者,赢得丰凶一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