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一》
《杂诗·其一》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古风

方春不种兰,终岁无自佩。

良田弗加芟,徒稚亦无岁。

空令雨露恩,日夕被蒿艾。

安坐饥怨天,此理果谁在。

(0)
注释
方春:春季。
兰:兰花。
岁:年。
自佩:自己种植的收获。
良田:肥沃的土地。
弗加芟:不进行除草。
徒:只。
稚:幼苗。
空令:白白让。
雨露恩:雨露的恩惠。
蒿艾:杂草。
安坐:坐着。
饥:饥饿。
怨天:抱怨上天。
翻译
春天不种植兰花,整年都没有自佩的收获。
肥沃的土地如果不除草,即使幼苗也无法生长。
白白浪费了雨露的恩惠,日夜滋养着杂草。
坐着抱怨饥饿,这道理究竟在何处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杂诗(其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一种无奈和不满。

“方春不种兰,终岁无自佩。” 这两句通过春天不种兰花而导致一年四季都无法自己佩戴花来比喻诗人的处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满与哀怨。兰花在古代象征着高洁和文雅,而“终岁无自佩”则表明了诗人对自身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可的感慨。

“良田弗加芟,徒稚亦无岁。”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困境。良田不加以农作物比喻本应获得回报的事业或才华,而“徒稚亦无岁”则暗示着诗人年轻有为却始终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价值实现。

“空令雨露恩,日夕被蒿艾。” 这两句抒发了对自然恩赐与个人命运之间不平等的感慨。诗人感受到雨露之恩,却只能每天被野草(蒿艾)所包围,这里的“雨露恩”和“蒿艾”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的困顿处境。

“安坐饥怨天,此理果谁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对天命的不满与质疑。诗人因贫穷而饥饿,对天道产生了怨恨,最后的问题“此理果谁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公平性的强烈质疑和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社会不公以及个人的悲凉境遇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题招隐寺即戴颙旧宅

两崖古树千般色,一井寒泉数丈冰。

欲问前朝戴居士,野烟秋色是丘陵。

(0)

新夏歌

晓木千笼真蜡綵,落蕊枯香数分在。

阴枝秀牙卷缥茸,长风回气扶葱茏。

野家麦畦上新垄,长畛裴回桑柘重。

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

三月摇扬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

(0)

芳树杂花红,群莺乱晓空。

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

写啭清弦里,迁乔暗木中。

友生若可冀,幽谷响还通。

(0)

望鹤林寺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0)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忆东湖

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

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

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

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0)

赠写御容李长史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

宫女捲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

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