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李世绩,姊病亲煮粥,粥火燎须须为秃。
又不见闵子骞,大雪被芦裘,一言悟父母复留。
水南茂才具二美,白首穷经辟雍里。
冻雾空嗟岭豹藏,春雷不见江龙起。
孝思之楼江水傍,四时礿祀烝且尝。
岂惟急难等原涉,还誇逊产同王商。
白鸡梦醒丹旌湿,精舍玄猿终夜泣。
凭将都士挽歌辞,裒作它年聘君集。
君不见李世绩,姊病亲煮粥,粥火燎须须为秃。
又不见闵子骞,大雪被芦裘,一言悟父母复留。
水南茂才具二美,白首穷经辟雍里。
冻雾空嗟岭豹藏,春雷不见江龙起。
孝思之楼江水傍,四时礿祀烝且尝。
岂惟急难等原涉,还誇逊产同王商。
白鸡梦醒丹旌湿,精舍玄猿终夜泣。
凭将都士挽歌辞,裒作它年聘君集。
这首挽歌《钱国子水南挽歌》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李世绩和闵子骞的孝行的引用,以及对逝者水南茂才的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君不见李世绩,姊病亲煮粥”,以李世绩亲自为患病的姐姐煮粥的故事开篇,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接着“粥火燎须须为秃”描绘了煮粥时火焰燎烧胡须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李世绩的孝心。
“又不见闵子骞,大雪被芦裘”转而提到闵子骞在大雪中穿着芦裘的故事,通过“一言悟父母复留”表明闵子骞的一句话感动了父母,使他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进一步强调孝行的力量。
“水南茂才具二美,白首穷经辟雍里”赞扬逝者水南茂才不仅具备孝顺的美德,还致力于学术研究,直至白发苍苍仍坚守在学府之中。
“冻雾空嗟岭豹藏,春雷不见江龙起”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如同深藏的豹子或未见的江龙,依然存在并影响着周围的人。
“孝思之楼江水傍,四时礿祀烝且尝”描绘了一座位于江水旁的孝思之楼,四季进行祭祀,体现了对逝者的永恒纪念。
“岂惟急难等原涉,还誇逊产同王商”指出逝者不仅在危难时刻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如原涉,还在日常生活中如同王商一样谦逊有礼,德行兼备。
“白鸡梦醒丹旌湿,精舍玄猿终夜泣”通过梦境与自然界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白鸡的梦醒象征着逝者的离世,丹旌湿与玄猿的哭泣则表达了人们的悲痛与不舍。
最后,“凭将都士挽歌辞,裒作它年聘君集”表达了对逝者的挽歌将被保存,并期待在未来的某一天,能以此集来纪念逝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整首挽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颂扬了孝行与德行的崇高价值。
海旭凝螺黛,罡风削玉蓉。
灵奇经览乍,圣迹蹑寻重。
过客群停辔,仙人迥矗峰。
徒思山侧径,未抚寺前松。
万古为幽镇,千秋溯舜封。
崇功标地纪,秩祀偶天宗。
巀嶭疑鶱凤,巉峘突逴龙。
盈眸欣积素,步马迟娄胸。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
穷更不如株守。
谁家摇步障,明月夜、赏花天。
正壁带红稠,帘衣绿绉,夹路钗钿。从前。
也曾听处,渐如尘、似梦记难全。
遮莫延秋门里,不然道政坊边。铜仙。有泪泻如铅。
揽镜恼华颠。讵飘零江海,重归故国,再上珠筵。
龟年。莫停歌拍,怕举头、皓魄不常圆。
正月新蒲细柳,满场横竹么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