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劳劳亭》
《念奴娇.劳劳亭》全文
清 / 郑燮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

穷更不如株守。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郑燮的《念奴娇·劳劳亭》描绘了一幅劳劳亭边秋日离别的场景。起句以"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形象地刻画了西风吹过劳劳亭,使得原本生机盎然的柳树显得凋零,象征着离愁的凄凉。接下来的"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运用比喻,将离愁比作细丝,随风飘散,与和煦的风和迷蒙的烟融合在一起,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氛围。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通过江上的远行船只、酒杯前的泪水以及眼前深情的朋友,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表达了话语难以尽述离愁,而夕阳的落寞更增添了悲凉的色彩。

词人接着反思自己的人生,"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感叹自己一生追求功名利禄,却常常事与愿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借指世事如梦幻泡影,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如猴子般被他人玩弄。"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描述了那些看似热闹的追求,最终都化为乌有,回归虚无。

最后,词人发出感慨:"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表达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贫穷,坚守内心反而比追求浮华更让人感到快乐。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寓含哲理,展现出作者的人生体验与思考。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朝代:清   字:克柔   籍贯:江苏兴化   生辰:1693—1765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猜你喜欢

晓叹

一鸦飞鸣窗已白,推枕欲起先叹息。

翠华东巡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主忧臣辱古所云,世间有粟吾得食。

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

不为孤囚死岭海,君恩如天岂终极。

容身有禄愧满颜,灭贼无期泪横臆。

未闻含桃荐宗庙,至今铜驼没荆棘。

幽并从古多烈士,悒悒可令长失职。

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

安得扬鞭出散关,下令一变旌旗色。

(0)

夏夜对月

薄云归欲尽,残雨久犹滴。

月入疏林间,庭户粲珠璧。

梅天苦蒸郁,爽气始此夕。

岂无一舴艋,放浪江天碧。

散发黄鹤楼,醉弄白玉笛。

真当舞鱼龙,讵止裂金石。

(0)

夏日三首·其二

展画发古香,弄笔娱昼寂。

是中亦何好,使我喜忘食。

(0)

秋日遣怀八首·其三

西来浮涛江,东眺俯镜湖。

其中绵千里,郁郁桑麻区。

禹葬有遗窆,粤亡无故墟。

秋风吹短褐,望古空踌躇。

(0)

春晚书怀三首·其一

吹尽郊原万点红,燕梁考室亦匆匆。

老来偏觉岁华速,客里忽惊春事空。

病有药方传肘后,懒无诗句付囊中。

归心日夜随江水,只欲东门觅短篷。

(0)

将离江陵

暮暮过渡头,旦旦走堤上。

舟人与关吏,见熟识颜状。

痴顽久不去,常恐遭诮让。

昨日倒樯竿,今日联百丈。

买薪备雨雪,储米满瓶盎。

明当遂去此,障袂先侧望。

即今孟冬月,波涛幸非壮。

潦收出奇石,雾卷见叠嶂。

地崄多崎岖,峡束少平旷。

从来乐山水,临老愈跌宕。

皇天怜其狂,择地令自放。

山花白似雪,江水绿于酿。

竹枝本楚些,妙句寄悽怆。

何当出清诗,千古续遗唱。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