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而对外界事物产生的淡漠与无奈。"一病百 志堕,起逢秋物阑"表明疾病让人的精神和意志都受到了打击,一遇到秋天的景象就感到心绪纷乱。诗人因为体力不支,无法外出,即便是山中美景也只能听闻于人,而无法亲临其境。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没有渡船,也没有马匹可以借助,只能在心里幻想。诗人认为,不如对这些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把心收起来,保持一份恬静和安宁。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描绘了一种环境,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在他内心所构建的意境。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也感到秋叶的稀疏和朝阳的斑驳,这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之复杂。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则是对身体不适和生活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仰望天空中的云朵,或是在床上看到飞鸟的身影,都只能让诗人感到一种无法企及的遥远。
最后,"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状况下的无奈与顺应。他选择接受现状,不去追求那些力不从心的事情,只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内心的平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情感波动和精神状态,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情感表达。
朗月何胧胧,照我绮窗中。
窗中美人不能寐,起看玉宇生秋风。
秋风飘飖吹木末,纤云卷尽悬明月。
明月随风出海来,海水荡漾龙鳞开。
寒光喷浸碧落外,白浪涌作金银台。
何处悲风怨羌管,谁家舞榭笙箕暖。
长信宫中漏水长,昭阳殿里更筹短。
漏长更短总含情,开窗坐视河汉倾。
广寒宫,在何处,欲往从之渺烟雾。
青鵻汗漫不可期,桂华如雪东方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