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石见之论易颇有所得自言居醴陵山中有田庐养鱼种竹可以卒岁作取足庵义方堂优游其间藏书教子甚乐也遽还求诗赠之》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石见之论易颇有所得自言居醴陵山中有田庐养鱼种竹可以卒岁作取足庵义方堂优游其间藏书教子甚乐也遽还求诗赠之》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两脚不踏咸阳尘,两眼不逐潇湘春。

胸中乾坤照万古,奇偶纵横何足数。

闭门有竹食有鱼,遗子有田家有书。

一生可了心自足,世上纷纷谩荣辱。

(0)
注释
两脚:双脚。
咸阳: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京城。
尘:尘土,象征世俗。
两眼:双眼。
潇湘:湘江,流经湖南的著名河流。
春:春天,代表生机与变迁。
胸中:心中。
乾坤:天地,引申为广阔的宇宙或内心世界。
照万古:照亮万世。
奇偶:奇特与平凡。
纵横:形容思想的广泛和深入。
何足数:哪里值得去计算。
闭门:闭门不出。
有竹:有竹林,象征清雅生活。
食有鱼:饮食充足。
遗子:留给子女。
田:田地。
家有书:家中有书籍,象征知识传承。
一生可了:一生可以了结。
心自足:内心感到满足。
世上纷纷:世间纷繁复杂。
谩荣辱:徒然的荣耀或耻辱。
翻译
双脚不沾染京城的尘土,双眼不追逐湘江的春色。
胸中饱含天地万物,奇思妙想何足挂齿。
闭门独居有竹林相伴,饮食无忧有鱼儿为伴,留给后代田地和书籍。
一生过得简单满足,世间纷扰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两脚不踏咸阳尘,两眼不逐潇湘春”表明诗人远离世俗纷争,不再追求外界的繁华。"胸中乾坤照万古,奇偶纵横何足数"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胸襟广阔,对于世间万事万物持有超然的态度。

"闭门有竹食有鱼,遗子有田家有书"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充实宁静的生活状态。竹和鱼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依赖和享受,而“遗子有田家有书”则说明了他对后代的考虑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最后,“一生可了心自足,世上纷纷谩荣辱”表达出诗人对于荣辱是非的超然态度,他认为只要内心满足,即使一生平淡无奇,也是值得的。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简朴的理念,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简宁子仪二绝·其一

只恐老去被花恼,更欲忘忧须酒浇。

何似山堂病居士,闭门高枕过春朝。

(0)

寄李怤去言

东南之望庐山英,李郎落落奇后生。

凤凰麒麟在郊薮,芝兰玉树生阶庭。

文章初如滥觞水,行见万里通沧溟。

汪侯爱君笔不停,谓君诗似秋风清。

世间儿子甘缩手,苏过赵楠俱抗行。

少年才气乃如此,后来定是贤公卿。

伊昔先朝文物盛,君家诸父当朝廷。

外兄复是不世才,奇祥异瑞相辉映。

翻云覆雨十年后,昏昏醉梦须君醒。

我生未壮日向衰,疾病侵凌心已灰。

眼中之人不易见,千变百技常追随。

诗书深藏半鼠矢,笔墨高卧封蛛丝。

功名已矣付公等,田园肯放吾先归。

(0)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其一

镂冰斲雪赋精神,不受丹青一点尘。

施粉故应嫌太白,谩凭水墨见天真。

(0)

夜留依绿亭·其二

雨换新凉秋兴浓,流萤明灭绿杨中。

庭虚池印一方月,楼静檐披四面风。

(0)

写怀二首·其一

淡月疏云九月天,醉霜危叶坠江寒。

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

(0)

夏雨生凉三首·其二

崒嵂金蛇殷殷雷,过雷斑驳渐晴开。

雨催凉意诗催雨,当尽新篘玉友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