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来好,城南尺五天。
地幽迷晓树,花重压春烟。
上客抛罗袂,佳人舞画筵。
晚来清兴熟,移坐曲池边。
何处春来好,城南尺五天。
地幽迷晓树,花重压春烟。
上客抛罗袂,佳人舞画筵。
晚来清兴熟,移坐曲池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城南的美丽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何处春来好,城南尺五天”开篇即点明地点,以“尺五天”形象地描绘出城南春意盎然的景象,引人入胜。
接着,“地幽迷晓树,花重压春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春花的繁盛。地势的幽静使得早晨的树木显得更加迷人,而花朵的繁茂则仿佛将春烟都压低了,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上客抛罗袂,佳人舞画筵”描绘了一场春日盛宴的场景,上宾们抛洒着罗纱,佳人们在画筵上翩翩起舞,充满了欢愉与浪漫的气息。这不仅展现了春日聚会的热闹与欢乐,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晚来清兴熟,移坐曲池边”则以时间的变化,描绘了从白天到傍晚的场景转换。随着夜幕的降临,人们移步至曲池边,享受着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沉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城南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在此时的欢愉心情,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佳作。
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
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
李侯好古士,来自天一方。
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
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
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
鹰鹯岂不鸷,凤鸟乃嘉祥。
生财固有道,视民当如伤。
宁乏强敏称,毋令本根戕。
仁圣子万姓,迩遐如一堂。
贤牧著声绩,玺书随褒扬。
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饶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
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
断肠落日千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