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茅堂带碧峰,春灯春酒对芙蓉。
水边霞绮明孤鹤,云外笙箫殷万松。
洛社几人同杖屦,粤江今日聚萍踪。
登临更作连床约,欲向希夷学五龙。
小筑茅堂带碧峰,春灯春酒对芙蓉。
水边霞绮明孤鹤,云外笙箫殷万松。
洛社几人同杖屦,粤江今日聚萍踪。
登临更作连床约,欲向希夷学五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居住在茅草屋中,周围环绕着青翠的山峰,春天里,与春灯相伴,对着盛开的荷花饮酒,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水边的霞光映照着孤独的仙鹤,云层之外传来悠扬的笙箫声,仿佛与万松共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中的“洛社”指的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杖屦”则是指行脚访友,这里借以表达与朋友相聚的情谊。诗人提到的“粤江”,是广东的江河,此处可能象征着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登临更作连床约,欲向希夷学五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时光,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同时流露出对道家哲学的向往,希冀能够像传说中的五龙一样,获得自由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寄托的渴望。
世上人人总爱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只错。
寻不著,莫生嗔,都为黄芽不得真。
有信有行堪分付,财色不染是真人。
潜拯济,莫彰露,本觅长生却短祚。
慎勿将身游贵门,医卜经求且閒处。
未能隐,没閒处,且去经求无病药,长生乐道何忧虑。
铅为君,汞为臣,火为使者,赤血将军。
守阴守阳,制御伏药,药成先用点水银。
水银被点堪服饵,鬼官不追人不死。
世世喧喧若得之,閒处经求莫干贵。
心口诀,手眼传,制伏只在黄芽边。
心口不决,手眼不传,耽荒酒色,与道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