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能青绿,根白色似金。
黄芽生遍地,识者有几人?
花叶能青绿,根白色似金。
黄芽生遍地,识者有几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名为“黄芽草”的植物,通过其独特的颜色和形态特征,隐喻着世间事物的真谛与价值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花叶能青绿,根白色似金”这两句,将黄芽草的外表之美与内在之贵进行了对比,暗示了美与价值并不总是一目了然,需要深入观察与理解。
“黄芽生遍地,识者有几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在广阔的自然界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认识到那些看似平凡甚至被人忽视的事物的价值?这不仅是对黄芽草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的一种反思——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美好与珍贵,而过分追求表面的华丽或所谓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于黄芽草这一特定植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鼓励读者去发现并珍惜那些常被忽视的美好事物。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阁,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
[昔尝与钱舍人登青龙寺上方,同望蓝田山,各有绝句。
钱诗云:“偶来上寺因高望,松雪分明见旧山。
”]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
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
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
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