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行年垂半百,拘检还如少小时。
可怜龊龊窭人子,争似堂堂豪侠儿。
屈指行年垂半百,拘检还如少小时。
可怜龊龊窭人子,争似堂堂豪侠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春日漫兴十二首》中的第六首。薛蕙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慨与对比。
首句“屈指行年垂半百”,诗人以屈指计算,感叹自己已步入人生的中年,即将迈入五十岁的大门。这里的“垂半百”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接着,“拘检还如少小时”,诗人自述尽管年纪渐长,但内心的拘谨与约束却仿佛回到了少年时期。这既是对自身性格特点的描述,也暗含着对年轻时自由不羁生活的怀念。
“可怜龊龊窭人子,争似堂堂豪侠儿。”这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两种不同人生道路的感慨。他认为那些“龊龊窭人子”,即生活困顿、地位卑微的人,与“堂堂豪侠儿”,即生活富足、行事豪迈之人相比,前者的生活显得可怜而束缚,后者则充满自由与豪情。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观察,也流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年龄增长、生活状态变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薛蕙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使读者在共鸣中感受到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
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
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来从我游,坦率见真情。
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青。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
昨日放鱼回,衣巾满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载乌程。
山头见月出,江路闻鼍鸣。
莫作孺子歌,沧浪濯吾缨。
吾诗自堪唱,相子棹歌声。
橐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
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
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
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
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
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
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