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超脱的情怀。"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追问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显示出一种哲学式的思考和对尘世的淡泊。
"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眉"这两句则是借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生。翠羽可能指代诗人自己,而牛角则象征着现实世界中的种种限制和束缚。空瓶与井水的比喻,则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还朝暂接鹓鸾翼,谢病行收麋鹿姿"两句中,“还朝”指的是归向自然的状态,而“鹓鸾翼”则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愿望。后一句中的“谢病”,可能是对过去疾病或精神困扰的一种释然,通过收敛自己的才华和姿态来表达一种自我调整和内在成长。
"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这两句则是在回顾与朋友之间的往事,特别是关于和诗这一文学活动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支持。最后一句提到“他年”,显示出一种对于未来时间的展望,而“弭节”则意味着一种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文学创作本身深刻的思考。苏轼以其特有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精神风景画卷。
金门同待漏,紫塞同行春。
倏忽三十年,流光如隔晨。
君昔总边赋,与我尝相因。
筹谋鼓士气,谈笑清边尘。
我有朝天行,送别桑乾津。
桑乾水清浅,难垂任子纶。
还期钓东溟,斯得横海鳞。
君乃独勇退,风节超群伦。
金带横绯袍,还乡叙交亲。
湖山称雅志,诗酒娱閒身。
良会屡见招,义气高雷陈。
君虽乐取友,我岂能辅仁。
而今忽远违,相望如参辰。
赠我有佳制,锵然鸣韶钧。
阳春和诚难,鱼目惭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