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人人总爱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只错。
寻不著,莫生嗔,都为黄芽不得真。
有信有行堪分付,财色不染是真人。
潜拯济,莫彰露,本觅长生却短祚。
慎勿将身游贵门,医卜经求且閒处。
未能隐,没閒处,且去经求无病药,长生乐道何忧虑。
铅为君,汞为臣,火为使者,赤血将军。
守阴守阳,制御伏药,药成先用点水银。
水银被点堪服饵,鬼官不追人不死。
世世喧喧若得之,閒处经求莫干贵。
心口诀,手眼传,制伏只在黄芽边。
心口不决,手眼不传,耽荒酒色,与道无缘。
世上人人总爱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只错。
寻不著,莫生嗔,都为黄芽不得真。
有信有行堪分付,财色不染是真人。
潜拯济,莫彰露,本觅长生却短祚。
慎勿将身游贵门,医卜经求且閒处。
未能隐,没閒处,且去经求无病药,长生乐道何忧虑。
铅为君,汞为臣,火为使者,赤血将军。
守阴守阳,制御伏药,药成先用点水银。
水银被点堪服饵,鬼官不追人不死。
世世喧喧若得之,閒处经求莫干贵。
心口诀,手眼传,制伏只在黄芽边。
心口不决,手眼不传,耽荒酒色,与道无缘。
这首《还丹歌(其一)》由唐代的杨行真人所作,是一首探讨道教炼丹术与修道哲学的诗歌。诗中以“铅”、“汞”、“火”等元素象征修道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通过比喻和寓言的方式,阐述了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内心世界。
首句“世上人人总爱药,个个元来寻不著”,开篇即揭示了人类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但又难以真正寻得实现这一愿望的方法。接下来,“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只错”,指出在修道过程中,人们往往对方法的选择犹豫不决,甚至错误地使用了方法,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寻不著,莫生嗔,都为黄芽不得真”,诗人提醒修道者不应因寻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而生气或沮丧,而是要认识到真正的障碍在于未能找到正确的“黄芽”,即修道的核心真理或方法。接着,“有信有行堪分付,财色不染是真人”,强调了信念与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在修道过程中应远离贪欲,保持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潜拯济,莫彰露,本觅长生却短祚”,告诫修道者在追求长生的同时,要谨慎行事,避免暴露自己的行踪,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或干扰。最后,“未能隐,没閒处,且去经求无病药,长生乐道何忧虑”,鼓励修道者在无法完全隐匿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同时享受修道带来的快乐与安宁,不必过分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道者在追求精神升华与物质长生之间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两山夹飞流,曲折始东走。
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
商人数畏津,渔子骇奔溜。
回澜乍窥渊,迸濑乱泄窦。
上当群石争,下及众川漱。
势齐龙门险,雄长碣石右。
惜哉神禹功,奠画远莫究。
遂令五岭南,别与万灵斗。
我行一停舟,适值风雨候。
崩腾心为徨,滉瀁目已瞀。
篙师戒前征,薄暮不敢逗。
开蓬讶惊湍,宛若群鹭簉。
乃知造化神,兹寔亘宇宙。
三复忠信言,呼酒聊独侑。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
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是客。
常是客,万里关河归未得。
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
采莲复采莲,采莲长可怜。
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