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尔苗稚,其舒则扬。勿谓暗室,其居则明。
淑慎尔正,谑浪匪臧。先民有言,贾用是臧。
毋弃其庸,维德不爽。维德不爽,神式其享。
勿尔苗稚,其舒则扬。勿谓暗室,其居则明。
淑慎尔正,谑浪匪臧。先民有言,贾用是臧。
毋弃其庸,维德不爽。维德不爽,神式其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书座自警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勿尔苗稚,其舒则扬”开篇,形象地比喻了人要像幼苗一样,经过培育和成长,最终能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光彩。接着,“勿谓暗室,其居则明”进一步强调了即使身处黑暗之中,只要内心光明,就能够照亮周围的世界。接下来的几句“淑慎尔正,谑浪匪臧。先民有言,贾用是臧”,则告诫人们要保持正直,避免轻浮和不当的行为,并引用先贤之言,强调正直的重要性。最后,“毋弃其庸,维德不爽。维德不爽,神式其享”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重视,认为只有坚守道德,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和赏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道理,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光明正大,以此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成功。
一春鸠妇不停鸣,远岫云归喜得晴。
水拍秧田钗股细,风吹麦陇浪纹轻。
天应怜我倦行役,山亦多情互送迎。
三十六峰如好客,相逢便觉眼增明。
离愁禁不去。好梦别来无觅处。
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
软红尘里鸣鞭镫,拾翠丛中句伴侣。
都负岁时,暗关情绪。昨夜山阴杜宇。
似把归期惊倦旅。遥知楼倚东风,凝颦暗数。
宝香拂拂遗鸳锦,心事悠悠寻燕语。
芳草暮寒,乱花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