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寒自抚,窅然思不汩。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
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惟见苍莽间,古刹静突兀。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
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
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
中宵寒自抚,窅然思不汩。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
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惟见苍莽间,古刹静突兀。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
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
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戊戌秋夜郡邸不寐》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内心感受和外在景象。首句“中宵寒自抚”表达了诗人深夜醒来,感受到寒冷与孤独,自我安慰的情境。接下来,“窅然思不汩”则写出思绪深远,难以平静。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通过写风轻轻推开半掩的门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上,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月光逐渐升高,隐没于树影之中,诗人只能看到远处苍茫的景色和静立的古刹,更添寂寥之感。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回忆起昨日一同游玩的朋友,此刻都已入睡,对比自己彻夜难眠,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诗人感慨“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夜晚过去,白天来临,时间流逝,古今人事如梦般恍惚。
最后两句“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以风吹动寺庙檐角的铃声作结,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彻夜未眠,直到天明的情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宁和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和人事的深刻反思。
两脚垂天际,愁云惨不休。
寻幽抱奇癖,欲继斜川游。
中原苦兵革,谁能障倒流。
野老且吞声,踪迹逐閒鸥。
策杖过短壑,蜡屐登高邱。
临风一长啸,慨然伊吕俦。
神交溯二子,新诗远寄酬。
鱼缄生春色,风流似旧否。
恰喜心期合,且缓杞人忧。
我曹非天厄,伐木友声求。
苍茫山口月西沈,潇洒新秋院落深。
雨滴梧桐河汉淡,梦回犹记少年心。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