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祠祈福庆年丰,歌啸巫阳荐祀同。
一奠神惟迎社日,半竿旗不饱灵风。
鸡豚颂里炉烟碧,箫鼓声中烛影红。
拜祝此时须应感,莫嫌门径有苔封。
土祠祈福庆年丰,歌啸巫阳荐祀同。
一奠神惟迎社日,半竿旗不饱灵风。
鸡豚颂里炉烟碧,箫鼓声中烛影红。
拜祝此时须应感,莫嫌门径有苔封。
这首明代诗人谢瑾所作的《罗江神祠》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庄重的祭祀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土祠前祈福庆年的虔诚与热烈气氛。
首联“土祠祈福庆年丰,歌啸巫阳荐祀同”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在土祠中进行的祈福仪式,以庆祝丰收之年,并且与巫阳的祭祀活动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一奠神惟迎社日,半竿旗不饱灵风”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的具体情景。通过“一奠神”和“迎社日”的描述,展现了对神灵的恭敬与迎接,而“半竿旗不饱灵风”则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祭品的丰盛与祭风的和煦,营造出一种和谐与祥瑞的景象。
颈联“鸡豚颂里炉烟碧,箫鼓声中烛影红”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鸡豚颂”、“炉烟碧”、“箫鼓声”和“烛影红”,生动地再现了祭祀现场的热闹与庄严,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尾联“拜祝此时须应感,莫嫌门径有苔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感应的期待,同时也对神祠环境的自然生长表示了理解和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