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窗黄卷日埋头,时唤诸孙度雪桥。
极目长村云渐薄,几多寒馁望青霄。
尘窗黄卷日埋头,时唤诸孙度雪桥。
极目长村云渐薄,几多寒馁望青霄。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学者吴与弼在冬日里与子孙一同走出村落,观赏雪景的情景。诗人以“尘窗黄卷日埋头”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平日里埋头于书卷之中,沉浸于学问之中的生活状态。接着,“时唤诸孙度雪桥”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子孙的关爱,他适时地邀请家人一同参与户外活动,享受自然的美好。
“极目长村云渐薄”一句,通过描写开阔的视野和逐渐散去的云雾,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几多寒馁望青霄”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即使在寒冷与饥饿中,也依然仰望天空,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更蕴含了其对人生、自然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既注重物质生活又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水光山翠一城浮,碧瓦朱甍万井稠。
平日居人皆富庶,少年新掾更风流。
传家妙术观尊府,决狱能声擅剧州。
利刃有馀清兴足,不应诗句废江楼。
游骑来逢雨,宁全是折磨。
山神应洗路,恐惹俗尘多。
黄昏兀坐对疏竹,歘有寒光临蔀屋。
焚香发轴得新诗,炯炯骊珠二十六。
三唐妙音久已断,辋川丽藻今能续。
报瓜何必枉琼华,抵鹊奚须费明玉。
韩豪苏仙吁可畏,白俗元轻何足录。
从此磬湖三亩园,绝胜李愿一盘谷。
古绸于今婺,盖亦一壮县。
剧繁号难理,百令无一健。
英英晏伯安,年壮政则练。
咄嗟扫宿弊,谈笑了宿案。
公庭坐无事,自可名道院。
老眼空四海,于公惊创见。
今公赋归欤,敢以一语饯。
边陲正驿骚,朝野未閒燕。
公才浩纵横,敌可受八面。
要须诣明光,上书还自荐。
口伐或箸筹,收功在不战。
不然飞刍粟,坐使军储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