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

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

閒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

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

(0)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秋天的萧瑟景象的转变,以及在宁静夜晚中,自然界与人心灵的和谐共处。

首联“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以对比手法,先描绘了春天花园中花木繁盛的景象,而后转至秋天,树叶稀疏,一片萧瑟。这一转换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颔联“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天空中的楼台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气象,而月亮和星星则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它们的光辉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颈联“闲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在闲暇之时,诗人的心境如同清澈的水面,没有任何杂质,而在静默之后,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微妙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尾联“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将视角拉回到具体的场景中。深院里一片寂静,所有的生物都已休息,只有鸟鹊在树枝间飞翔,它们的活动成为这宁静夜晚中唯一的声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即使在最宁静的时刻,生命依然在继续,展现出自然界与生命的韧性。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伊昔母在萱正华,儿呼母应春满家。

而今见花不见母,家道犹春儿独苦。

苦心对花花亦愁,恸哭披图春复秋。

(0)

游麻姑山二首·其一

千载荒坛故姓麻,劫灰漫道在烟霞。

泉流云壑真能胜,海变桑田或是誇。

此日佩兰贻水裔,它年笙鹤问天涯。

不须更索题名记,八月星河有使槎。

(0)

和盛汉臣二首·其一

数年王事里,奔走愧缨冠。

行止惟天在,弦歌敢自安。

云松看卧鹿,风竹听鸣鸾。

奉母馀春酒,须君罄一欢。

(0)

八龙冢

北原有荒邱,累累亘西东。

相传自古昔,葬者汉八龙。

一蛰呼不起,幽幽閟玄宫。

适野见遗迹,徘徊仰高风。

于嗟此神物,时用乃不终。

孰为神君藏,孰为慈明封。

千秋气不泯,化为草丛丛。

立石当古道,我意将焉穷。

(0)

中秋·其四

游人凡气尽,历历是神仙。

但恐神仙去,独留冰雪天。

(0)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其二东园

卉木亭台景实稠,不留隙地豁吟眸。

举头见有空闲处,又构飞云十二楼。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