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
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
閒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
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
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
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
閒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
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
这首《秋夜》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秋天的萧瑟景象的转变,以及在宁静夜晚中,自然界与人心灵的和谐共处。
首联“春园花木始菲菲,又是高秋落叶稀。”以对比手法,先描绘了春天花园中花木繁盛的景象,而后转至秋天,树叶稀疏,一片萧瑟。这一转换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颔联“天回楼台含气象,月明星斗避光辉。”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天空中的楼台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气象,而月亮和星星则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它们的光辉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颈联“闲来心地如空水,静后天机见隐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在闲暇之时,诗人的心境如同清澈的水面,没有任何杂质,而在静默之后,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微妙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尾联“深院寂寥群动息,独怜鸟鹊绕枝飞。”将视角拉回到具体的场景中。深院里一片寂静,所有的生物都已休息,只有鸟鹊在树枝间飞翔,它们的活动成为这宁静夜晚中唯一的声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即使在最宁静的时刻,生命依然在继续,展现出自然界与生命的韧性。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北原有荒邱,累累亘西东。
相传自古昔,葬者汉八龙。
一蛰呼不起,幽幽閟玄宫。
适野见遗迹,徘徊仰高风。
于嗟此神物,时用乃不终。
孰为神君藏,孰为慈明封。
千秋气不泯,化为草丛丛。
立石当古道,我意将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