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
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
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
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
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此诗《柳色》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春日之美。
首联“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以鹅黄色的比喻引出对柳树绿色的赞美,强调了柳色的独特与深邃。颔联“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柳树的浓绿与倒映在水面上的翠绿,生动地表现了柳树在春雨洗礼后的生机勃勃。
颈联“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十里长的溪边小路上,蝉鸣声此起彼伏;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驿站楼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斜线。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融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联“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柳树之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柳树在御沟中的独特地位,即使不被众人所熟知,它依然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春天景色。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春天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