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色》
《柳色》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

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

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0)
鉴赏

此诗《柳色》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春日之美。

首联“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以鹅黄色的比喻引出对柳树绿色的赞美,强调了柳色的独特与深邃。颔联“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柳树的浓绿与倒映在水面上的翠绿,生动地表现了柳树在春雨洗礼后的生机勃勃。

颈联“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十里长的溪边小路上,蝉鸣声此起彼伏;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驿站楼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斜线。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融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联“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柳树之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柳树在御沟中的独特地位,即使不被众人所熟知,它依然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春天景色。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春天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得弇州公书并见寄诸作赋荅四首·其一

玉树双裁照锦囊,鸿书谁拟问沧浪。

频年紫气高函谷,一日青云遍首阳。

门客有诗传大雅,老臣无赋上长杨。

烟花绕座秦淮月,愁绝春城梦去长。

(0)

观察吴先生分署东瓯与余期为雁荡之游久不获赴小诗奉寄

行车何处不风流,名岳能将汉使留。

万顷白云回雁荡,千峰寒瀑挂龙湫。

深春荐福亭中醉,竟日能仁寺里游。

咫尺山灵定相笑,苦将瓢笠望丹丘。

(0)

挽邓太翁兼唁远游明府四首·其四

化鹤还丹嶂,骑鲸上碧虚。

一竿遗蠡泽,双屐挂匡庐。

日朗新题碣,云寒旧著书。

盐车何足恨,千里属騊駼。

(0)

送王中叔比部北上二首·其二

大旆飞红叶,闲门闭绿苔。

双蛾辞玉洞,独马赴金台。

瓮挈中泠去,藜招太乙来。

君王受釐夕,刺刺叹雄才。

(0)

寓怀十二首·其一

端居意不适,策杖起行游。

仙人八公侣,携我升蓬丘。

泠泠随风举,衣袂若云浮。

放歌昆崙顶,下视弱水流。

天都信寥廓,绛节聊淹留。

黄金被高馆,白玉开层楼。

乐哉瑶池上,一饮为千秋。

(0)

子夜四时歌·其四冬

围炉然兽炭,为郎理瑶瑟。

不知重檐外,雪花厚三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