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末凉风起,林端秋色残。
骚人悲杜若,童子折幽兰。
笠泽荷花老,包山橘柚寒。
凄凄归客意,白鸟过凭阑。
蘋末凉风起,林端秋色残。
骚人悲杜若,童子折幽兰。
笠泽荷花老,包山橘柚寒。
凄凄归客意,白鸟过凭阑。
此诗描绘了一幅舟行途中所见的秋日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首句“蘋末凉风起”,轻柔的凉风吹拂着水面上的蘋草,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环境的变换。接着,“林端秋色残”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描绘了秋色渐逝的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骚人悲杜若,童子折幽兰”两句,运用典故,以“骚人”和“童子”的行为,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伤。“骚人”可能指的是屈原,他以杜若为寄托,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童子折幽兰”则可能是诗人通过儿童的视角,看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琐碎之美的欣赏。
“笠泽荷花老,包山橘柚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观。荷花凋零,橘柚被寒气笼罩,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生命的衰败与自然界的冷寂。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象,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
最后,“凄凄归客意,白鸟过凭阑”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在这样的秋日景色中,诗人作为一个“归客”,心中充满了凄凉与哀愁,仿佛与自然界的萧瑟相呼应。而“白鸟过凭阑”则是一种动态的描绘,白鸟飞过,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也暗示了诗人虽感伤,但仍对未来抱有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艺术风格。
杜老当年识恨遗,与天争汉死奚疑。
伏羱犹忆分三日,老骥空悲混一时。
往事竟随东逝水,新题全是北来诗。
如今多景楼头酒,免得诸公赋黍离。
翩翩贵公子,和气如春温。
倾盖一晤语,肯吐胸中真。
江头雨新霁,浮鹢波鳞鳞。
骑凤吹玉箫,归欤觐慈亲。
我老无所营,君方富青春。
后会未有期,人来时嗣音。
毛颖二十辈,深衷致殷勤。
助君赋子虚,高飞到青云。
湖边老石立巨鳌,背负浮图千尺高。
升高望远天界阔,海山江树皆秋毫。
蓬莱藏室极清静,虽有暇日无游遨。
不应令节亦虚度,特为萸菊觞新醪。
樽前一笑岂易得,身涉百忧今二毛。
兹游回首便陈迹,事如逝水流滔滔。
明年九日定何许,未用感慨增烦劳。
半生随牒落州县,莫年结绶来神皋。
去留聚散偶然耳,且覆一杯持蟹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