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丛林入洞天,扪萝越午到岩巅。
千峰合作莲花藏,双水高连玉液泉。
悟后丹砂俱幻法,行边脩竹契真诠。
阇黎不用重留偈,小坐崖亭意已传。
朝出丛林入洞天,扪萝越午到岩巅。
千峰合作莲花藏,双水高连玉液泉。
悟后丹砂俱幻法,行边脩竹契真诠。
阇黎不用重留偈,小坐崖亭意已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清晨踏入幽静的丛林,穿越藤蔓,历经一番跋涉,最终到达山巅的景象。诗中以“朝出丛林入洞天”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扪萝越午到岩巅”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人攀登的过程,以及时间的流逝。
“千峰合作莲花藏,双水高连玉液泉”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莲花,双流比作玉液泉,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接下来,“悟后丹砂俱幻法,行边脩竹契真诠”则表达了对修行与真理的深刻理解,通过悟道后的体验,认识到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虚幻的,而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则在自然之中,与自然界的修竹相契。
最后,“阇黎不用重留偈,小坐崖亭意已传”一句,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行为,他无需留下更多的言语或偈语,因为他的心境和智慧已经通过这次经历传递给了读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充满了禅意和深邃的思考。
冰霜严冬月在丑,客邸萧条独株守。
掩卷暂向桥门行,忽然遇我平生友。
掀髯一笑临风前,殷勤询问同携手。
举杯聊慰别来思,夜雨西窗频话旧。
况复遗我蒙山茶,亦欲报之乏琼玖。
明朝送别龙江头,一首新诗一卮酒。
来时密雪绽红梅,归路东风舞官柳。
到家如见交游者,道我问讯今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