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家日自嘲·其二》
《出家日自嘲·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故交屈指复谁存,似我馀灰尚足论。

于世已惭微友道,入山偏觉谬师恩。

时擎粥钵烟村外,閒放棕团水石根。

从此名山高顶上,一凭筋力恣孤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沼的《出家日自嘲(其二)》,通过诗人对自身出家生活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哲学。

首句“故交屈指复谁存”,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同时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挚友已寥寥无几,留下的是孤独与思考。接着,“似我馀灰尚足论”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即将消散的余灰,虽已失去往日的辉煌,但仍有值得探讨的价值,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深思。

“于世已惭微友道,入山偏觉谬师恩”两句,诗人反思自己在世俗中的表现,感到愧对于微小的友谊,而在遁入山林后,却更加认识到师长教诲的谬误,这既是对过去行为的反省,也是对当前生活方式的肯定,表明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化。

“时擎粥钵烟村外,闲放棕团水石根”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他手持粥钵,在烟雾缭绕的山村外行走,闲适地放置棕团于水边的石头上,这一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最后,“从此名山高顶上,一凭筋力恣孤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决心在名山的高处,凭借自己的力量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我、自然以及未来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作者介绍

释今沼
朝代:明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漫吟

梧桐瑟瑟竹萧萧,閒捲湘?坐寂寥。

碎响何来清彻耳,半窗疏雨打芭蕉。

(0)

祖越寺

祖越多奇境,天工亦幼哉。

茨山七圣入,蜀道五丁开。

冈迥鸟边去,洞深秋气来。

自无颠倒念,不上炼魔台。

(0)

秋分前一夕集五石瓠堂小饮剥栗因以秋分二字为韵送别刘子东郊·其二

震泽莼何似,渔阳栗旧闻。

望乡仍寄食,习隐未离群。

歧路飞蓬熟,清愁远梦分。

关河摇落候,半是不归云。

(0)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海上浮云白如纸。

不见若木华,但见日小如粟米。

当欲腾身直上乘日车,周流极彼四海之津涯。

天帝下相接,群仙如虫沙。

瀛洲与三山,跬步何污邪。

知不可得还故家,彼往此来良足嗟。

富贵已极可奈何。可怜汾水上,落日摇空波。

(0)

远别离

远别离,谁为之,有情不断如游丝。

君为飘风我为木,枝乃可与君长东西。

白日不上天,海水不入地。

乃使天地间,人生两无事。

攀龙须,拔龙角,乌号在手争逐逐。

我谓黄帝骑龙仙去惨不乐。

君不见桥山姬水两无涉,一身终始何尝合。

(0)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其一

花上清光花下阴,素娥惜此万黄金。

一杯寒露三更后,谁信幽人更苦心。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