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分前一夕集五石瓠堂小饮剥栗因以秋分二字为韵送别刘子东郊·其二》
《秋分前一夕集五石瓠堂小饮剥栗因以秋分二字为韵送别刘子东郊·其二》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震泽莼何似,渔阳栗旧闻。

望乡仍寄食,习隐未离群。

歧路飞蓬熟,清愁远梦分。

关河摇落候,半是不归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子东郊相聚,共饮小酌,剥食栗子的情景,同时融入了秋分时节的氛围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震泽莼何似,渔阳栗旧闻”,诗人以莼菜与栗子起兴,莼菜产自震泽,而栗子则来自渔阳,通过对比两地的特产,引出与友人的相聚,同时也暗示了远方的思念。

颔联“望乡仍寄食,习隐未离群”,表达了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依然挂念着家乡,即使在与朋友相聚时,也无法完全摆脱这种思乡之情。同时,“习隐未离群”也透露出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愿,但并未真正远离人群,体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歧路飞蓬熟,清愁远梦分”,“歧路”象征人生的岔路口,比喻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未来之路充满未知。“飞蓬熟”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内心如同成熟的飞蓬,随风飘散,充满了清愁与离别的哀伤。“远梦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

尾联“关河摇落候,半是不归云”,“关河摇落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关山河谷,草木凋零,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半是不归云”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仿佛友人离去的身影化作飘渺的云朵,难以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与离别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示小厮二首·其二

晨兴略整案头书,十日庭中始扫除。

未免丁宁惟一事,临池莫钓放生鱼。

(0)

平水八咏·其七晋桥梅月

物外神仙自一家,等闲不许占烟霞。

只今冰雪人何处,惆怅山前日易斜。

(0)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七十四住

俗尚家灵运,谁堪社远公。

空山云不出,愁杀渡溪风。

(0)

送史邦直入洛

肉山南去汗如流,了取公家事便休。

征棹不沾瓜蔓水,归装莫待菊花秋。

忙中暂过平嵩阁,别后频登望省楼。

若问鹤鸣近消息,翅翎飞不到扬州。

(0)

和徐子贤西行留别

便从倾盖话诗情,风雨端能落笔惊。

金马谩誇三学士,碧油曾见一书生。

竹溪花圃留连醉,水郭烟村取次行。

自恨年来怀抱恶,与君相别但吞声。

(0)

司谏许道真徵复图

君不见退休绿野平淮相,灵台不许丹青状。

又不见五湖归去鸱夷桨,越人争铸黄金像。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直天怜去官早。

盐梅须借筑岩人,羽翼重来采芝老。

袖中谏草力回天,害除利兴车载悬。

何忧不识荆州面,图画如今处处传。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