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乐府曲辞

登高丘而望远海,海上浮云白如纸。

不见若木华,但见日小如粟米。

当欲腾身直上乘日车,周流极彼四海之津涯。

天帝下相接,群仙如虫沙。

瀛洲与三山,跬步何污邪。

知不可得还故家,彼往此来良足嗟。

富贵已极可奈何。可怜汾水上,落日摇空波。

(0)
鉴赏

这首诗《登高丘而望远海》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无限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登高丘而望远海”,以“登”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辽阔无垠的大海尽收眼底的场景。接着,“海上浮云白如纸”,运用比喻手法,将海上的白云比作洁白的纸张,生动展现了云朵在海面上飘浮的轻盈姿态。

“不见若木华,但见日小如粟米”,诗人由远眺大海转向对日出的观察,只见太阳初升时如细小的粟米,形象地描绘了日出时分太阳的微小与光芒的柔和。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美,也蕴含着对时间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

“当欲腾身直上乘日车,周流极彼四海之津涯”,诗人表达了想要超越自然界的束缚,追逐太阳,周游四海的渴望。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

“天帝下相接,群仙如虫沙”,诗人想象自己与天帝及群仙相遇的情景,将他们比作渺小的虫沙,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对自身渺小的自省。

“瀛洲与三山,跬步何污邪”,这里提到的瀛洲和三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诗人通过询问这两处仙境是否真的存在,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真实性和可能性的疑问。

“知不可得还故家,彼往此来良足嗟”,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的富足还是精神的追求,都只能在不断的追寻中寻找平衡,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感慨。

最后,“富贵已极可奈何”,诗人感叹即使达到富贵的顶峰,也无法摆脱人生的无奈和遗憾。

“可怜汾水上,落日摇空波”,诗人将目光转向汾水,夕阳映照下的水面波光粼粼,既美丽又令人感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楼上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0)

孟冬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

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

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0)

送人

一轴烟花满口香,诸侯相见肯相忘。

未闻圭璧为人弃,莫倦江山去路长。

盈耳暮蝉催别骑,数杯浮蚁咽离肠。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0)

相和歌辞.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搅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

(0)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0)

五君咏五首·其二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