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谁为之,有情不断如游丝。
君为飘风我为木,枝乃可与君长东西。
白日不上天,海水不入地。
乃使天地间,人生两无事。
攀龙须,拔龙角,乌号在手争逐逐。
我谓黄帝骑龙仙去惨不乐。
君不见桥山姬水两无涉,一身终始何尝合。
远别离,谁为之,有情不断如游丝。
君为飘风我为木,枝乃可与君长东西。
白日不上天,海水不入地。
乃使天地间,人生两无事。
攀龙须,拔龙角,乌号在手争逐逐。
我谓黄帝骑龙仙去惨不乐。
君不见桥山姬水两无涉,一身终始何尝合。
这首诗《远别离》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人世间的离别之苦以及对永恒不变的追求。
开篇“远别离,谁为之”,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接着,“有情不断如游丝”一句,形象地将情感比作轻柔而不断绝的游丝,暗示了情感的绵延不绝,即使在离别之后,也难以割舍。
“君为飘风我为木,枝乃可与君长东西”运用自然界的比喻,将人与自然相联系,表达出即使在离别后,彼此的心灵仍能跨越时空,保持一种精神上的连接。这种连接如同风吹动树木,虽然分离,但根系相连,心却相通。
“白日不上天,海水不入地”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不可逾越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有限。接下来,“乃使天地间,人生两无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即在有限的生命中,人们应当珍惜相聚的时光,享受生活的美好。
“攀龙须,拔龙角,乌号在手争逐逐”这一段,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龙为喻,表达了对权力、地位的渴望,以及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同时,“我谓黄帝骑龙仙去惨不乐”一句,借黄帝骑龙成仙的故事,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君不见桥山姬水两无涉,一身终始何尝合”以历史典故收尾,通过讲述周文王与太姒的爱情故事,强调了命运的无常与个人努力的局限性。这句话意在提醒读者,即使在看似完美的关系中,也可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障碍,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远别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离别、情感、生命意义、权力欲望以及命运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
公家事了独来迟,一笑相寻本有期。
湖上风光春最好,雨中诗景晚尤奇。
邻舟爱客供鲜鲫,古寺寻僧问紫芝。
多谢故人频饷我,可堪明日又分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