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百朋赴太学补试》
《遣百朋赴太学补试》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念使从远学,家贫乏鞍鞯。

一官来京都,环堵当西阡。

学省咫尺近,彷佛闻诵弦。

暂当辞家庭,裘马去翩翩。

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

昔我远方来,算里近五千。

清灯耿残月,积雪堆穷年。

对经必敛衽,求师欣执鞭。

绚藻颇不乏,屡贡多士先。

所愿克堂构,使我安食眠。

尔祖最尔爱,置膝自抚怜。

追恨不及见,泪下如涌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ǎnbǎipéngtàixuéshì
sòng / kǒngzhòng

rǎnrǎnlàngxiāngzhújiāngjīnshínián

niàn使shǐcóngyuǎnxuéjiāpínānjiān

guānláijīngdōuhuándāng西qiān

xuéshěngzhǐchǐjìnpángwénsòngxián

zàndāngjiātíngqiúpiānpiān

yīngháoduōchūqièzhuómiǎnzhān

yuǎnfāngláisuànjìnqiān

qīngdēnggěngcányuèxuěduīqióngnián

duìjīngliǎnrènqiúshīxīnzhíbiān

xuànzǎogòngduōshìxiān

suǒyuàntánggòu使shǐānshímián

ěrzuìěràizhìlián

zhuīhènjiànlèixiàyǒngquán

注释
冉冉:形容时间慢慢流逝。
江湖:指社会或广阔的地方。
鞍鞯:马鞍和垫子,代指马匹。
京都: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环堵:简陋的居室。
学省:古代的教育机构。
诵弦:读书声,弦指琴瑟等乐器的声音。
裘马:华美的衣服和马匹,象征身份地位。
切琢:比喻刻苦学习,精益求精。
堂构:房屋的正梁,引申为事业或学问的基础。
尔祖:你的祖先。
追恨:追悔过去的遗憾。
涌泉:形容泪流不止。
翻译
时光荏苒,我在江湖漂泊已十年。
曾想远离家乡求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马鞍。
如今我来到京城做官,简陋的居所位于西郊边。
学习之地近在咫尺,仿佛能听到朗读声环绕。
暂时离开亲人,穿着华丽的衣裳,骑着马潇洒离去。
英雄多出于此,期待自己也能磨砺成才。
当初我从远方而来,路程大约五千多里。
清冷的灯光映照着残月,积雪覆盖的岁月漫长。
面对经典必恭恭敬敬,求师时也满怀热情。
学问丰富,多次推荐人才,名列前茅。
我只愿学业有成,生活安稳,能安心入睡。
你的祖辈最爱你,常把你抱在膝上疼爱。
遗憾未能亲眼见到,泪水如泉水般涌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遣百朋赴太学补试》。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教育者,他将自己的学生送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同时也表达了对学生未来的期望和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感。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岁月匆匆的情景,江湖之滨十年的时光如同水波一样不断流逝。作者通过这样的开篇,既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也为后文设定了一种沉思和怀旧的基调。

"念使从远学,家贫乏鞍鞯" 这两句则是对学生出身背景的描述。学生来自远方,由于家庭贫困,连最基本的行装都无法齐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官来京都,环堵当西阡" 这两句描绘了学生将要面临的考试场景。其中“一官”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京都”是古代中国多个朝代都设立过国都的地方,这里可能特指北宋时期的东京开封府或南宋时期的临安府(今杭州)。环堵当西阡,则是对考场环境的具体描绘,显示了考试的庄严和紧张。

"学省咫尺近,彷佛闻诵弦"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赞赏。学子们勤奋地在书房中研读经典,就像是听到琴瑟弹奏一样,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暂当辞家庭,裘马去翩翩" 这两句则是学生临别家门时的情景。学生即将告别家人,踏上求学之路,身着厚衣(裘),骑着马匹(翩翩)前往京城,这描绘了一种离别和出发的场面。

"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学生未来的期待。这里“英豪”指的是才华横溢的人物,“切琢期勉旃”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精益求精,不断努力。

接下来的几句"昔我远方来,算里近五千。清灯耿残月,积雪堆穷年" 是对作者自己往事的回忆。他曾经也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学子,对于艰苦求学的日子有着深刻的记忆。

"对经必敛衽,求师欣执鞭"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作为教师的决心和态度。无论是研读经书还是寻找良师,他都将以最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这份职责。

"绚藻颇不乏,屡贡多士先" 这两句则是在赞扬学生们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绚藻"形容文章华丽而丰富,这里用来比喻学生的学问;"屡贡多士先"表明这些学子们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位列前茅。

"所愿克堂构,使我安食眠" 这两句是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他希望能够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这样也能使自己安心地享受生活。

最后的几句"尔祖最尔爱,置膝自抚怜。追恨不及见,泪下如涌泉" 则是作者对学生的深情寄托。他将学生比作自己的子孙,对他们充满了爱惜之心。由于无法亲眼看到他们考试的情况,他感到无限的遗憾和悲伤,泪水纷纷。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作为教师的自豪与期许,更透露出了一种对学生深切的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秋怀·其二

不雨竹犹响,未露草先湿。

斋空觉风来,石暝如人立。

旅客有归梦,柝惊夜何急。

举酒酹桂丛,言旋会将及。

(0)

杂诗三首·其三

明镜不在远,妆台当目前。

只言他人媸,长谓自己妍。

人亦不能别,镜亦不能宣。

遂使效颦子,翻希惑者怜。

(0)

从庾岭北归至万安县舟中作

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

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

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

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

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

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

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

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

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

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

(0)

古风五首·其三

木从绳则正,薪受斧乃析。

轻重平以衡,长短度于尺。

规矩制方圆,绳墨司曲直。

浣布须赖灰,攻玉必资石。

金就砺方利,火被水斯熄。

凡物有相制,用之在人识。

(0)

题秀野轩

高轩临秀野,信是幽人居。

炎气远不到,花竹自扶疏。

群葩霭春芳,喜荫含夕虚。

境胜固云适,况复有琴书。

讽咏佳游外,留连清赏馀。

应知独乐意,无复慕华裾。

(0)

题浚州八景诗·其三玉虚仙迹

鬼工凿岩翠,洞辟神仙区。

玉女云中下,飘然曳霞裾。

飙轮逐流电,遗迹成丘墟。

至今明月夕,箫声落寒虚。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