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台二首·其一》
《燕台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聂夷中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

贵得贤士来,更下于隗者。

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

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0)
注释
燕台:古代燕国的宫台,象征朝廷。
黄金:比喻丰厚的待遇或财富。
儒雅:指有学问且品行端正的人。
贵得:重视并愿意付出高价。
隗者:指隗嚣,西汉末期割据势力之一。
乐毅徒:乐毅的门徒或效仿乐毅的人。
趋风:如同追逐风向,比喻追随。
驰凤书:派人骑着珍贵的信马传递邀请函。
旁求:四处寻找,不是直接在朝廷内选拔。
林野:指山林隐居之地,代指不在朝廷的贤才。
翻译
燕台堆积黄金,皇上想招揽文人雅士。
重视得到贤能之士,甚至低于对待隗嚣的态度。
自然而然会有像乐毅那样的人才,争相投奔而来。
何须再派人骑着珍贵的信马,四处寻找隐居山林的贤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皇家对人才的渴望和吸引。"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表明皇室愿意不惜重金来吸纳儒雅之士,即有文化教养之人。"贵得贤士来,更下于隽者"则进一步说明,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不论其出身如何,皇室都会加以礼遇。

"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这两句写出了这些被吸纳的人才心情自在,乐于追随时代潮流,在世界范围内施展他们的才华。最后,"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意味着他们不需要通过古代寻访贤士的方式,即使是神鸟凤凰传递信息也不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在自然界中发现和寻找这些人才。

诗中的意境雄浑,对人才的渴望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对于学者、贤士的尊重与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对文化教养的推崇。

作者介绍
聂夷中

聂夷中
朝代:唐   字:坦之   籍贯: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871

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猜你喜欢

尔雅台吊郭景纯二首·其二

小住西陵地,平生著作豪。

六经开别径,一命寄洪涛。

术数言虽幻,奸雄气已挠。

敢忘缄口戒,忠愤适相遭。

(0)

舟中晨坐彝陵作

边马嘶寒急,霜风割面来。

空垂去国泪,何处望乡台。

形影亲孤剑,波涛送一杯。

荒残今更甚,不必问秦灰。

(0)

赐题夜纺授经图·其二

五鼎儿诚慰母贫,吟诗不觉鼻含辛。

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

(0)

仲春瀛台即景二首·其二

柳生稊际花含蕊,花柳相宜烂漫前。

绿渚浴凫新乐趣,玉梅落瓣旧韶妍。

轻寒不勒萌青草,细响才淙带碧泉。

与物同游春浩荡,奉时布化协天权。

(0)

宴准噶尔夷使并许观灯

典属宣夷使,观灯锡宠荣。

银花争雪艳,火树入宵明。

常凛勤边戒,聊通职贡情。

羁縻西旅族,迩亦解朝正。

(0)

沈德潜和韵有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之句因叠前韵赐之·其一

人间果见地行仙,鹓鹭行中鹤羽鲜。

恩许追欢谓恬若,情殷惜别乃凄然。

此人此语仍如昔,吴水吴山正有年。

分付春风莫相忘,好吹帆影再来遄。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