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
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
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
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
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
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
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
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
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
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
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
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
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
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
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
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
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
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
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
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
此诗《从庾岭北归至万安县舟中作》由明代诗人潘恩所作,描绘了诗人从岭南地区返回京城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嗟予谬时网,作吏入西粤”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自嘲自己误入仕途,被迫前往遥远的岭南地区为官。接着“饱历五岭云,四见梅花发”描述了诗人多次穿越五岭山脉,见证了四次梅花盛开的景象,既展现了岭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的生活状态。
“草树冬常青,岚雾昼不歇”描绘了岭南地区四季常绿的植被和终日不散的山岚雾气,展现出岭南独特的气候特点。“徇禄叹迷方,留滞渐英达”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反思,虽然在官场上迷失方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露出才华与成就。
“驾言适京师,归途岭初越”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岭南,前往京城的行程。“忽惊险阻尽,俯视原隰阔”写出了诗人越过重重险阻后,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向往。“白沙缀疏星,碧水澹华月”描绘了夜晚舟行于江河之上,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点缀着稀疏的星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乘流耳目新,破浪精神豁”表达了诗人面对波涛汹涌的江面,心灵得到了新的洗礼与开阔。“鸥鸟会我衷,飞鸣恣怡悦”则以鸥鸟的自由飞翔,象征诗人内心的释放与愉悦。“虽牵行役悲,吾躬庶可阅”最后两句表达了尽管官场生活充满艰辛,但诗人依然坚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岭南至京城的旅途经历,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洛阳春信久不通,姚魏开落战尘中。
扬州千叶昔曾见,已叹造化无馀功。
西来始见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宫。
池台扫除凡木尽,天地眩转花光红。
庆云堕空不飞去,时有绛雪萦微风。
蜂蝶成团出无路,我亦狂走迷西东。
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
不须更著刀尺裁,乞与齐奴开步障。
初夏暑雨薄,但觉白日长。
向来万里心,尽付一竹床。
新笋出林表,森然羽林枪。
时闻解箨声,灵府生清凉。
平生喜昼眠,此志晚乃偿。
安枕了无梦,孰为蝶与庄。
徐起掬寒泉,中有菱丝香。
清啸送落日,与世永相忘。
东皇点缀一何工,飞下琪花顷刻中。
变尽楼台成夜月,不容车马竞春风。
崎岖广市黄泥污,冷淡群山彩日红。
野叟相逢应更喜,从来盈尺瑞年丰。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