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巫山晚泊棹石滩下》
《离巫山晚泊棹石滩下》全文
宋 / 李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黄昏风雨阻江滨,翠绾群峰莫色匀。

一夜子规啼到晓,孤舟愁杀未归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wǎnzhàoshítānxià
sòng / zhí

huánghūnfēngjiāngbīncuìwǎnqúnfēngyún

guīdàoxiǎozhōuchóushāwèiguīrén

翻译
黄昏时分风雨交加,江边景色被遮挡得不均匀。
子夜时分杜鹃鸟啼叫直到天明,孤独的小船让离家的人更加忧愁。
注释
黄昏:傍晚。
风雨:风雨交加。
阻:阻碍。
江滨:江边。
翠:青翠。
群峰:众多山峰。
莫色:暮色。
匀:均匀。
一夜:整夜。
子规:杜鹃鸟。
啼:啼叫。
到晓:直到天亮。
孤舟:孤独的小船。
愁杀:使...极度忧愁。
未归人:尚未归家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遇到风雨,阻隔在江边的景象。"翠绾群峰莫色匀"一句通过对山色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淡远而深邃的情调。夜晚,更是子规(即杜鹃)的啼叫声连续至晓,营造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孤舟愁杀未归人"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无法归去而生的忧伤和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对声音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因天气不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此情此境,恰好通过李埴笔下的诗句得到了传达和升华,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在风雨中停泊时的寂寞与沉思。

作者介绍

李埴
朝代:宋

李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生年据《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淳熙五年年十八推定),字季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一作季永,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焘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除秘书省正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成都府路提刑。六年,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七)。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熙二年,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同年卒。有《悦斋集》,已佚。《宋元学案》卷七一、
猜你喜欢

送鄱阳太守·其一

青春一日锦衣还,酒上亲闱喜动颜。

静视浮名虽羽翼,回瞻明德已丘山。

身留桑梓孤衷结,目断旌麾一泪潸。

初仕正忧民事拙,愿书馀训起疏顽。

(0)

和张侍读游蜀山

日光拂拂已破卯,野色依依犹带秋。

风卷旌旗出城曲,云迎步履过林幽。

欲扳悬崖访猿鹤,更逐去鸟穷渊丘。

脱洒尘埃坐清旷,静窥万物都蜉蝣。

(0)

寄云居觉老大禅师

云中楼阁绿沉沉,杖策城头望正深。

山近想瞻师子坐,风来疑听海潮音。

三乘漫设牛羊鹿,一路谁分耳目心。

祇道不增还不减,元来非古亦非今。

(0)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其一

孝思知欲寄无穷,手插松枝宅兆东。

始听灵根来涧底,会看高节入云中。

纷纷泪滴枝头露,扰扰愁随叶上风。

老尽雪霜终不变,亦知因此议穷通。

(0)

奉和提点少卿来章

场屋当年翰墨亲,故乡相别九年春。

相如旧有凌云赋,居士今惟净法身。

素节直须深爱惜,高材未必竟沉沦。

祇疑龙去须为雨,不似区区尺蠖伸。

(0)

途中寄君时弟·其一

邮亭车马日纷纷,可遂尘埃老此身。

燕子恰如曾宿客,雁奴犹是未归人。

晚云明灭初收雨,朝日阴晴拟放春。

花木一时浑自好,寄声华发莫争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