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云居觉老大禅师》
《寄云居觉老大禅师》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中楼阁绿沉沉,杖策城头望正深。

山近想瞻师子坐,风来疑听海潮音。

三乘漫设牛羊鹿,一路谁分耳目心。

祇道不增还不减,元来非古亦非今。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宗高僧觉老的深切敬仰与向往之情。首句“云中楼阁绿沉沉”,以“云中”二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楼阁隐于云雾之中,绿意盎然,既显出自然之美的宁静,也暗示了禅师所在之地的神秘与超然。接下来,“杖策城头望正深”一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拄着拐杖站在城墙之上远眺,表达了对远方禅师的深深思念与渴望。

“山近想瞻师子坐,风来疑听海潮音”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山比作师子的坐处,风比作海潮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与禅师交流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对禅宗智慧的向往与追求。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也流露出对佛法深邃内涵的感悟。

“三乘漫设牛羊鹿,一路谁分耳目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象征佛教修行的不同层次,牛羊鹿则代表世间众生,诗人以这些形象比喻,表达了对佛法普度众生的广泛性和包容性的思考。同时,“一路谁分耳目心”则强调了在修行路上,如何正确地运用感官与心灵,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和谐。

最后,“祇道不增还不减,元来非古亦非今”两句,总结了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禅宗主张“不增不减”的中道观,认为真正的智慧既不是过去所拥有的,也不是未来所能达到的,而是当下即刻的觉悟。这不仅是对禅宗哲学的精辟概括,也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入体悟与高度认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禅师形象的想象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和丘君就见寄

曾坐当年阮籍途,功成何敢叹桑榆。

嚼来世味十分淡,吟得诗肠一半枯。

向日有书干北阙,只今无梦到西湖。

访君欲话前头事,怕被秋风吹病躯。

(0)

冰雪凝难解,风云庆有时。

(0)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三

吏隐宜春郡,追惟二相贤。

节明天宝日,业茂会昌年。

友善曾何累,朋诬亦自煎。

不才非不幸,异代若差肩。

(0)

谒金门.春晚

风共雨。催尽乱红飞絮。百计留春春不住。

杜鹃声更苦。细柳官河狭路。几被婵娟相误。

空忆坠鞭遗扇处。碧窗眉语度。

(0)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六

天涯憔悴向谁陈,不死由来是谷神。

蒲柳衰姿依术士,桑榆晚景属谈宾。

言存赵氏惟韩厥,力定周邦赖贾辛。

尚论古人犹未足,投闲更欲讲王春。

(0)

寿崔西清·其一

武侯王佐材,有胆大如屋。

爱之莫助之,只手挈全蜀。

淋漓出师表,所举良且淑。

孔鸾非不佳,健翮欠鸿鹄。

先生能休休,用众不用独。

何止福蜀人,为作天下福。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