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火与农事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交织。起首两句“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直接引出了主题,山火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微红而有层次,给人以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忧伤之感。
接着,“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表现了山火蔓延的力量与美感,而“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晚霞下的景象,火光与日光交相辉映。
诗人通过邻翁的话语,“自言楚越俗,烧畬为早田”,点明了山火的用途是为了农事,即烧荒以肥田,体现了一种生态循环。紧接着,“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写出了春日农作的繁忙与自然景色的美好。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平实,而“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则是对节气变换中大自然的颂扬。诗人通过“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表达了人们对未来丰收的祈愿和期待。
最后,“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与“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再次描写了山火与自然景观,而“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则是对春日晚景的一种捕捉。诗尾,“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表现了农人对于丰收的祝愿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山火这一自然现象,串联起了一系列与农业生产、季节变换以及人们生活相关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