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凉行稻畦间》
《晚凉行稻畦间》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

迎风云卷幕,沉日水浮金。

晚鸟吟高木,霏烟暝远林。

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liángxíngdàojiān
sòng / zhānglěi

cǎoqiūwēijǐngshānchuānxiàshēn

yíngfēngyúnjuànshěnshuǐjīn

wǎnmíngyíngāofēiyānmíngyuǎnlín

zhàngxúntánxiàoxíngyín

翻译
秋天的草木开始微微凋零,夏天的山川景色已经深沉。
迎接风云翻涌,如同卷起天幕,夕阳沉入水中,泛出金色光芒。
傍晚的鸟儿在高大的树木上鸣叫,远处的森林被薄雾笼罩。
拄着藜杖漫步野外沼泽,边走边谈笑,无需吟唱。
注释
草木:指代秋季的植物。
秋微警:开始显露出凋零的迹象。
山川:山脉和河流。
夏已深:夏季景色已经深入而浓郁。
风云:云彩和风。
卷幕:像卷起天幕一样。
沉日:落日。
水浮金:形容夕阳映照水面的金色景象。
晚鸟:傍晚的鸟儿。
高木:高大的树木。
霏烟:轻薄的烟雾。
暝远林:远处的森林在暮色中显得朦胧。
杖藜:藜杖,一种手杖。
循:沿着。
野泽:野外的沼泽地。
谈笑:交谈嬉笑。
不行吟:不必吟诗作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将近冬初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之美。"草木秋微警"表明草木在秋风中变得细弱而有警示意味;"山川夏已深"则说明夏天留下的印记依然深刻,山川仍旧保持着浓厚的绿意。这两句交织出一幅从夏到秋过渡的画面,其中蕴含了时间流转与季节更迭的哲理。

"迎风云卷幕"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云彩随风舞动,好似天幕在轻轻摇曳,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紧接着"沉日水浮金"则是对光线与水面交织的美妙描述,沉静的阳光透过水面闪烁着金色的光辉。

晚间时分,"晚鸟吟高木"展现了鸟儿栖息在高大的树枝上,发出悠扬的歌声,这种景象不仅丰富了自然界的声音世界,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霏烟暝远林"则是对远处山林中薄雾弥漫、光线渐暗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迷人的氛围。

最后两句"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表达了诗人在田间小路上缓缓行走的情景,他手持拐杖,身处湿润的野泽之中,与朋友谈笑风生,却并不急于一时,这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阙题·其一

古寺东郊外,相传延祚来。

钟声飞汉度,玉峡枕江开。

入定虚丹灶,寻真破绿苔。

玉环人幻化,洞口野猿哀。

(0)

天启元年歌·其二

合是天心启圣人,讴歌万国庆芳辰。

韶光共道元年好,天子新开万岁春。

(0)

在书院讲舞雩章咏

谩将春咏了残春,鲁叟当年只问津。

若与唐虞誇气象,乾坤剩有咏归人。

(0)

江南归思

千里蒹葭抹夕岚,几群鸿雁度澄潭。

砧声忽送关山月,一夜归心向岭南。

(0)

咏梅·其二

梅时风日清,的的向人明。

带雪香难掩,临溪影乍横。

(0)

王乔飞舄处

仙令曾闻谒紫微,千年城郭是耶非。

风前乍想霓旌去,天外惟传玉舄归。

暮雨霏微芳草径,空山摇拽白云衣。

讵须鹤语留华表,始信辽东有令威。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