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东郊外,相传延祚来。
钟声飞汉度,玉峡枕江开。
入定虚丹灶,寻真破绿苔。
玉环人幻化,洞口野猿哀。
古寺东郊外,相传延祚来。
钟声飞汉度,玉峡枕江开。
入定虚丹灶,寻真破绿苔。
玉环人幻化,洞口野猿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古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首句“古寺东郊外”点明了地点,暗示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相传延祚来”则带有一丝历史的厚重感,让人联想到寺庙悠久的历史和传承。
“钟声飞汉度,玉峡枕江开”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钟声比作跨越天际的声音,仿佛能够飞越银河,同时玉峡(可能是山峡或某种特殊的地形)与江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通过声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入定虚丹灶,寻真破绿苔”进一步深化了寺庙的修行氛围。入定是指僧侣在冥想中达到心灵的平静状态,虚丹灶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摒弃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寻真则是对真理或道义的探索,破绿苔则可能寓意着打破常规,寻求新知的过程。
最后一句“玉环人幻化,洞口野猿哀”以玉环(可能指某种装饰品或象征物)和野猿的哀鸣作为结尾,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反差。玉环的幻化可能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瞬息万变,而野猿的哀鸣则可能代表自然界的哀伤或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信仰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