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燥闻君响泮宫,玉溪旴水限西东。
惜哉宴罢瑶池晚,乃在崇台拜下风。
发燥闻君响泮宫,玉溪旴水限西东。
惜哉宴罢瑶池晚,乃在崇台拜下风。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再和韵上石塘吴(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往昔繁华盛景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落寞。
“发燥闻君响泮宫”,这里用了“响”字来形容声音的回荡,通过听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作者似乎在诉说着他对过往某个时刻或场合的声音记忆,这种声音是与“泮宫”相关联的,而“泮宫”常指帝王所居之处,代表着权力和繁华。
“玉溪旴水限西东”,这里的“玉溪”、“旴水”都是描绘自然景观的手法,用以突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水流在山谷间蜿蜒曲折,就像时间一样,在不断地流转着,划分了空间中的东西。这种景象给人以宁静与永恒之感。
“惜哉宴罢瑶池晚”,“宴罢”指宴会结束,“瑶池”则是神话中仙境的名字,常用来比喻帝王或高官的盛大宴席。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惆怅,那种宴会的热闹与繁华已经不再,而现在只剩下暮色中的寂寞。
“乃在崇台拜下风”,“崇台”指的是高台或楼阁,“拜下风”则意味着向低处甚至是地面行礼,表达了一种谦逊和敬畏之心。这里的“下风”可能暗喻了时光的流转,以及对不可抗力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间盛宴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中的落寞和无常。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个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渺小与无力。
镏兄我知己,待我终不薄。
荣辱由外来,相看一如昨。
兹诚古人度,亦固君子学。
明珠媚深渊,芳兰华幽壑。
瑜然天地间,立志迥超卓。
斯文论骨肉,缓急真可托。
自我来水西,顾问每勤恪。
报谢终未遑,夕息还早作。
心驰迹拘缀,竟尔成阙略。
苟以人事言,简慢深有怍。
所恃惟久要,胸次多豁落。
临风重沾衣,缄情送归鹤。
人事殊好乖,造化亦忌全。
偶尔适京邑,网罗三十年。
一朝掷簪绂,罦鱼归故渊。
桑麻足织纴,糜黍聊粥饘。
南山俨在望,幽然悟太玄。
日夕抱倦归,儿女罗灯前。
我观星河灵,我梦神虑坚。
寤言一室清,性命复其天。
人生苦不再,康遂亦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