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宇崇崇倚翠微,万株松盖碧相围。
崎岖短策频行路,盘薄胡床暂解衣。
自笑将身为马走,不妨著眼趁鸿飞。
枕流漱石平生事,却为蜗蛮定是非。
佛宇崇崇倚翠微,万株松盖碧相围。
崎岖短策频行路,盘薄胡床暂解衣。
自笑将身为马走,不妨著眼趁鸿飞。
枕流漱石平生事,却为蜗蛮定是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开篇“佛宇崇崇倚翠微,万株松盖碧相围”两句,通过对佛宇(庙宇)和松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深远之感。
紧接着,“崎岖短策频行路,盘薄胡床暂解衣”两句,则展示了诗人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以及偶尔停歇时简单地铺开床褥、解开衣带的情景。这些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由自在、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自笑将身为马走,不妨著眼趁鸿飞”两句,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愿意放下身段,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束缚,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由和飞翔的向往。
最后,“枕流漱石平生事,却为蜗蛮定是非”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是非的看破与超脱。这里的“枕流漱石”形象美,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亲近、忘我境界,而“却为蜗蛮定是非”则反映了诗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即便是小虫也能分辨世间的是非,这里蕴含着诗人的智慧和超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出世的精神追求。
古有虞帝奏韶之遗石,乃在庾岭之南曲江之侧。
盘盘兀兀三十六,秋霞流红雪凝白。
重华一去不复来,落花流水空苍苔。
晴云照天紫凤没,明月绕树猿声哀。
送君韶阳去,因作韶石歌。
君今南上登嵯峨,诸生环佩鸣相摩。
振皇风兮返淳和,我思虞帝感慨多。
安得御气游其阿,南望苍梧吊湘波,为君日夕攀云萝。
山遥水远不可极,韶石韶石奈尔何。
幽兰自著花,菖蒲自成节。
激流难久生,溪风易吹折。
夙昔兰闺英,金韬送远道。
历历视明星,悠悠思春草。
春草生有时,黄尘飞不已。
白玉忍蒙沙,清流怨何驶。
上有龙标月,下有沅江水。
沅水自东流,梧云向南开。
蒲花生石上,芳节待归来。
蕉叶飘零桂叶枯,东归片影岭云孤。
春风桃李新阴满,待补山城种树图。
青山盘盘树簇簇,冈峦萦纡路诘曲。
长桥如虹横绝谷,崩崖中断喷雪瀑。
客子出门霜满屋,石磴荦确驴觳觫。
溪头待渡人立鹄,烟水微茫漾初旭。
东穷沧海西岷峨,梯扳鸟道航鲸波。
重楼复阁岩之阿,安得税驾同婆娑。
夔翁八十双鬓皤,饮少辄醉醉辄歌。
泉南漫仕廿载过,不归奈此溪山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