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何来坐我斋,衣裳片片是云裁。
便同云水千峰去,也做神仙两月来。
世路可终无活水,乡山元旧傍天台。
相逢眉宇居然别,莫怪山中伴侣猜。
白帽何来坐我斋,衣裳片片是云裁。
便同云水千峰去,也做神仙两月来。
世路可终无活水,乡山元旧傍天台。
相逢眉宇居然别,莫怪山中伴侣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拘世俗的隐士形象,通过与云水为伴,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的“白帽”象征着隐士的身份,“衣裳片片是云裁”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他的衣物都是由云朵裁剪而成,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便同云水千峰去,也做神仙两月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向往与云水共舞,如同神仙般自由自在地游历千峰,享受超凡脱俗的生活。这种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世路可终无活水,乡山元旧傍天台”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认为世间之路最终不过是死水一潭,而故乡的山峦却依然环绕在天台山旁,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的眷恋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相逢眉宇居然别,莫怪山中伴侣猜”两句,通过与隐士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气质和生活方式的惊讶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在山林中寻找知音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向夕阳燄息,赤道收热风。
高台旷登眺,疏星缀圆穹。
团团海上月,涌出东山东。
山海浩一色,凉波碧濛濛。
光华变云气,缤纷间青红。
坐对开心颜,不辞清尊空。
谁家双玉笛,吹月高城中。
同唱苏仙词,旷代情为钟。
栖乌若相答,哑哑啼烟丛。
把酒怀古人,今月仍古同。
下界劫尘灰,不到广寒宫。
欲归访嫦娥,安得桥如虹!
醉看群宾散,斜月西岩钟。
晏坐深巷中,门少车马迹。
穷愁借诗遣,八极困挥斥。
故人有王子,时作坐上客。
王子之于诗,嗜酷久成癖。
饥寒不自念,渊响出金石。
昨持牛腰卷,示我平生获。
开卷王孟语,神似非刻画。
有时写酒意,几闯元亮席。
咏叹发长言,间竟入元白。
短章不经意,乃坠宋贤格。
寒斋把卷诵,斜阳澹将夕。
墙头数点山,时露海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