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穷经处,高楼拱翠峦。
龙疑盘洞壑,凤欲啄琅玕。
星斗挥毫乱,烟霞拂枕寒。
支床鸡骨在,临别劝加餐。
之子穷经处,高楼拱翠峦。
龙疑盘洞壑,凤欲啄琅玕。
星斗挥毫乱,烟霞拂枕寒。
支床鸡骨在,临别劝加餐。
这首明代佘翔的《黄贞甫读书灵隐寺禅楼赋赠》描绘了一幅文人学子在静谧禅院苦读的场景。首句“之子穷经处”,以“之子”代指勤奋好学的人,点出主人公在深研经典之处。“高楼拱翠峦”则写出读书之地的环境优美,禅楼矗立于青翠山峦之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高洁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龙疑盘洞壑,凤欲啄琅玕”运用了象征手法,龙盘曲于洞壑,寓意主人公如龙潜心学问;凤凰欲啄琅玕(美玉),比喻其志向高远,追求知识的光芒。这两句寓言生动,富有诗意。
“星斗挥毫乱,烟霞拂枕寒”进一步描绘夜晚读书的情景,星光闪烁仿佛在笔下纷飞,而寒意透过烟霞拂过枕席,暗示了读书人的专注和刻苦。
最后,“支床鸡骨在,临别劝加餐”以日常细节收尾,鸡骨散落在床边,暗示主人公废寝忘食的程度,而临别时的“劝加餐”则流露出朋友对他的关怀,也暗含着对学问之路的坚韧与毅力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读书人黄贞甫在灵隐寺禅楼苦读的场景,既有对学问的敬仰,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