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业杂诗四首·其四》
《别业杂诗四首·其四》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孰知遗世念,不在去人家。

径任青苔占,阶从碧草赊。

朝朝娱览咏,物物称幽遐。

莫怪迷秦姓,春来桃已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别业中的自然景致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孰知遗世念,不在去人家。”开篇即点出主题,隐士并非真的远离人群,而是心灵上超越了世俗的牵绊,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接下来,“径任青苔占,阶从碧草赊。”描述了别业内自然生长的景象,青苔和碧草自生自长,不需人为干预,象征着自然与和谐共存的美好。

“朝朝娱览咏,物物称幽遐。”进一步描绘了隐士每日的生活状态,他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以诗歌为伴,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娱览咏”不仅指欣赏景色,更包含了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寄托。“物物称幽遐”,则强调了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神秘与深邃之美,让人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与启迪。

最后一句“莫怪迷秦姓,春来桃已华。”以桃花盛开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感的表达,也暗含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桃花的盛开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替,也是对生命美好、自然和谐的一种赞颂。同时,这里“秦姓”的使用,可能寓指历史或传统,暗示了隐士虽远离尘世,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过往文化的深深眷恋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别业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紫光阁阅武举射

抡才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

(0)

论诗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0)

念奴娇.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秣陵怀古

红板桥南,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潜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声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悠悠。

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0)

洞仙歌

苹洲小棹,约兜娘相共。岂意钱塘片帆送。

逢故人江上,一路看山,宁料我过了恶泼灵洞。

东瓯城下泊,孤屿中流,明月秋潮夜来涌。

此际最消凝,苦忆西楼,想帘底玉钩亲控。

舍旧枕珊瑚更谁知,有泪雨烘干,万千愁梦。

(0)

话别秦六郎

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

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

水国芙蓉低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

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