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年自是国之珍,何间衣冠与隐沦。
华发共成千一岁,清樽相对十三人。
休谈洛社遗风旧,且颂仙游庆事新。
三径未荒宜早退,要将寿栎伴庄椿。
耆年自是国之珍,何间衣冠与隐沦。
华发共成千一岁,清樽相对十三人。
休谈洛社遗风旧,且颂仙游庆事新。
三径未荒宜早退,要将寿栎伴庄椿。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尊老重贤的场景,诗人真德秀在春天社日之后,邀请年长者齐聚西山精舍,共享盛宴。他赞美这些耆年老者如同国家的瑰宝,无论是在仕途还是隐逸中都保持着高尚的品质。诗中提到,大家共度千岁的华发之年,举杯对饮,人数多达十三人,场面热闹而温馨。
诗人提醒大家不要过多追忆往昔洛社的遗风,而应庆祝眼前仙游般的聚会,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他鼓励老人们适时退隐,享受生活,就像长寿的橡树和椿树相伴一样,寓意着长久的健康和宁静。整首诗洋溢着对老年人的敬仰和对退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社会尊老爱贤的传统美德。
海上花客摇花柁,载得盆葩三百朵。
几根寸竹何萧疏,数个矮松多磥砢。
罗汉头将金剪修,杨妃足把香泥裹。
主客平分五六株,急诔花神呼白堕。
有人皤鬓号高阳,范园谈噱如刘跛。
斟茶细嚼黄龙芽,尝新屡索昆仑果。
所嗟花事正躝跚,青帝长门今欲锁。
栽云种露总明年,四月岩春迟似我。
花客收花笑别予,拣馀亦胜閒瓜果。
松长犹能结阵阴,竹高堪作约书笴。
不知上苑留不留,明朝准发长安舸。
我送舅氏去何之,吾道将南庾岭陲。
傲骨宁堪羁五斗,且辞簿领为人师。
一领青毡消不得,清斋苜蓿自支颐。
郑虔轗轲聊复尔,塞翁倚伏谁能知。
广文先生官太薄,庾岭梅花亦不恶。
閒来问字吏兼儒,倦去闭门人伴鹤。
匣有青萍案有书,门外青山俨如削。
朝来爽气助清吟,何似折腰绶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