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一》
《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其一》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战鼓津沽急,烟尘京辇频。

传闻围客馆,无故戳行人。

召怒西邻责,兴兵万国屯。

惊闻烧炮垒,烽火上星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事紧急的场景,以津沽的战鼓声和京城的烽烟为背景,展现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战鼓津沽急"直接刻画出前线的紧张气氛,"烟尘京辇频"则暗示了战火已逼近都城。诗人忧虑地描述了外敌包围使馆,无辜百姓受到骚扰的情景,"围客馆"与"戳行人"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无辜受害者。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对周边国家的谴责以及对国际形势的担忧,"召怒西邻责,兴兵万国屯"反映了对列强虎视眈眈、集结兵力的不满。最后两句"惊闻烧炮垒,烽火上星辰",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炮火连天,烽火直冲云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事升级和国家安全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晚清末年康有为所处时代的社会动荡与危机,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患意识。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再次顾贰守前韵·其五

景到红稀绿暗边,天涯游子故依然。

閒拈彩笔供吟弄,不愧青绫任独眠。

开口细谈齐物论,清心潜玩谷神篇。

鸣鸠乳燕郡斋午,一榻松阴正渴贤。

(0)

答喻东之

春风昨忆到花期,送到藤阴某在斯。

面目每家稽法相,端倪随处闯乾规。

断金久扐同人占,作砭深陈抑戒诗。

却笑阿舒真懒惰,何当椎鲁少开时。

(0)

谒颜鲁公祠

纤柔数撚春衣薄,惨澹风埃纷作恶。

孤城道是古平原,感慨兴怀涕横落。

禄山逆节初萌动,呀然锐气吞河朔。

赖公兄弟举义旗,始畏诸豪谋掎角。

两京逮没胡雏手,识者固知非贼有。

谓应北顾雄武城,恐有如公议其后。

兵非牵制敌不亡,沛公灭楚资彭郎。

公功岂在李郭下,成败休论孰短长。

输金委璧驯虎狼,莫知何状乃麟凰。

兼陈辞旨悼耄荒,阴霾蔽日魂惨伤,呜呼殷鉴那可忘。

(0)

与周梁石同访镇远道士不遇因观梁石所注悟真篇有怀而作赠梁石

束带拜先生,郡斋芳树底。

渴心慰畴昔,婉娈增色喜。

玉貌泽且温,霜髯奋而理。

高词轧金石,劲气参碣砥。

为指烟水东,微茫脩竹里。

炼形有仙客,颇遂虚玄旨。

挟我往访之,凌晨涉中沚。

客从清浪去,云窦扃不启。

时见岩洞阴,芳华耀桃李。

桃李亦何言,忘言相对倚。

开樽不停手,作书动盈纸。

试问还丹客,长生古今几。

君材匪庸流,声望满遐迩。

愿为吾道计,兹事宜力抵。

(0)

次韵桑民怿和晦庵先生读道书六首·其四

曾闻稚川翁,辛劳了玄道。

远游熯飞龙,端居歇芳草。

允矣周三光,后天长不老。

我欲问至诀,孤琴候秋杪。

(0)

书示次儿祯·其七

去马策未数,行舟棹莫停。

客愁双鬓白,家学一灯青。

肯叹弹新铗,何忧守旧经。

严城寒柝夜,残酒梦初醒。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