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
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
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
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
此联出自清末名臣左宗棠所撰,巧妙地将福建与湖南两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采和对两地深厚情感的寄托。
上联“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中,“瓯”指的是温州,“浙”指的是浙江,“越”则泛指浙江南部地区。这一句描绘了从温州出发,穿越浙江,越过梅岭(古代南方重要的交通要道),直至海国(泛指海外地区)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左宗棠以“持使者节”来比喻自己或代表福建湖南两地前往远方执行使命,既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也暗含了对两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视。
下联“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中,“陇”指的是甘肃,“秦”则泛指陕西,而“疏勒”则是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今新疆喀什附近。这一句则描绘了从甘肃出发,经过疏勒,最终到达福建湖南会馆的情景。这里的“榕垣”特指福建的榕城(福州),左宗棠以“还作故乡看”表达了对福建湖南会馆的亲切感,以及对两地文化的深厚情感。
整联通过地理方位的巧妙连接,不仅展现了左宗棠对两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同时,通过“使者节”和“故乡看”的比喻,展现了他对两地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重视,以及对两地人民的深厚情感。
玉鳞琐琐秦家土,凤凰去天窜寒鼠。
载得仙桥度玉关,谁管秋烟星栩栩。
粉窗绮帘十二家,井龙咽火纷栖鸦。
宫姝秃里学秋舞,背客纫珠河影斜。
旧纱银灯翳椒壁,铜辇秋云梦中泣。
石氏珊瑚劝作杯,直卷黄河三千尺。
危亭临绝顶,胜槩昔曾闻。
野酌薰花气,閒心狎鸟群。
檐前看落日,衣上见归云。
半醉题诗去,仙凡下界分。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
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
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
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
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
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
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
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
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溪头望春春色深,美人不见劳予心。
绿波渺渺向南浦,罨画楼台芳树阴。
天涯满目丹青障,春日春花两摇漾。
翡翠兰苕不可思,鸳鸯桂树长相望。
相望相思云路遥,金塘流水乱春潮。
采菱风急桂舟晚,疑是当年杨子桥。
桥边杨柳青青好,惆怅春心被花恼。
浦口回船欲访君,相思一夜蘼芜老。
蒋陵健儿身手捷,青年好游仍好侠。
锦衣绣帽彩丝囊,绿鬓葱茏映朱颊。
春风二月蒋陵西,柳暗秦淮花满堤。
窈袅金鞍摇日出,轻盈紫陌踏花嘶。
佳人纨扇和诗赠,上客金瓶带酒携。
上客留连正及时,佳人妙舞斗腰肢。
舞回璧月当空见,歌罢杨花似雪飞。
杨花似雪纷纷落,酣醉人前誇浪谑。
自然不分揖金张,况肯低头拜卫霍。
意气由来凌七贵,豪华岂必资三略。
五侯宅里听啼莺,廷尉门前弹罗雀。
扬雄寂寞掩柴扉,草得《玄》成鬓若丝。
岁岁年年书阁底,惟应羡杀蒋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