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佥宪子用赴滇南兼讯李司封隆仲》
《送张佥宪子用赴滇南兼讯李司封隆仲》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旌旄飞去拂蛮烟,万里缄书不易传。

对月几临滇水上,悲秋非复楚江边。

地偏今古无多雪,春满西南欲尽天。

迁客相逢莫辞醉,异乡梅柳叹华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送张佥宪子用赴滇南兼讯李司封隆仲》。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遥远的滇南之地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旌旄飞去拂蛮烟”,以“旌旄”象征友人的远行,随着旗帜的飘扬,友人渐行渐远,仿佛被那弥漫的蛮烟遮挡,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场景。接着,“万里缄书不易传”一句,点明了通信的艰难,即使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一封书信的传递也显得格外不易,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

“对月几临滇水上,悲秋非复楚江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友人即将到达的滇水与楚江进行比较,通过“对月”和“悲秋”的情境,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忧虑。

“地偏今古无多雪,春满西南欲尽天”描绘了滇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偏远,四季分明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将面临的自然条件的挑战。

最后,“迁客相逢莫辞醉,异乡梅柳叹华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尽管身处异乡,面对着梅柳的凋零,但诗人鼓励友人不要过于悲伤,要珍惜时光,享受生活。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人生观的一种体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远行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其四

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

不知今日沧浪叟,鼓枻江潭何处深。

(0)

传闻

传闻西极马,新已下湘东。

五岭遮天雾,三苗落木风。

间关行幸日,瘴疠百蛮中。

不有三王礼,谁收一战功。

廿载吴桥贼,于今伏斧砧。

国威方一震,兵势已遥临。

张楚三军令,尊周四海心。

书生筹往略,不觉泪痕深。

(0)

王家营

荒坰据淮津,弥望遍秋草。

行人日夜驰,此是长安道。

鸡鸣客车出,四野星光早。

征马乏青刍,山川色枯稿。

燕中旧日都,风景犹自好。

衣残苕上缯,米烂东吴稻。

公卿不难致,所患无金宝。

还顾旅舍中,空囊故相恼。

回头问行人,路十如何老。

(0)

邹一桂秋英卷

派接徐黄江左邹,寒英设色足风流。

纷开木本及草本,底论深秋与浅秋。

蝶欲黄而犹待染,叶将红者未曾收。

玉栏金井休开展,犹恐霏烟露欲留。

(0)

遣兴放言

一言而喜一言怒,斯人未与道为俱。

无端而忧无端乐,斯人未与天为徒。

赵北水灾洛南熟,一时披览邮传书。

喜在彼兮忧在此,俄顷意改何居乎。

况乃昨近望晴切,偶见云缕生嗟吁。

金风奏爽清晖悬,对景不觉双眉舒。

安能长得双眉舒,乐天下之乐者忧天下之忧。

呜呼此忧兮孰能解予。

(0)

黄葛篇

种葛生黄葛,绵绵花蔓活。

美人手把金错刀,露裛珠光向烟割。

采之缉之为絺绤,裁作生衣暑难夺。

絺绤虽嘉,所值无多。禦暑则可,禦寒则那。

魏徵不愿为龙逢,比干而愿为稷契。

皋夔亦将有所惧乎,抑亦未之思。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